科技浪潮席卷而来,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未来产业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领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银行如何以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产业变革?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与浦发银行共同走进上海、南京和杭州,看金融助力今日的“幼苗”成长为明日的“参天巨木”。
工商医疗 着力具身智能场景化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要智能也要实体,具身智能正引领机器人从实验室走进工业、医疗、服务等现实应用场景,展现出广阔的产业革新潜力。
圆墩墩的身体、平稳迅捷的步伐,随着指令下达,一听汽水便从自动售货机进入打开的舱门内,再由机器人送至顾客手中。这并非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研发的机器人产品。
(李若菡 摄)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是通用+专用具身人形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的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及国内外销售,是全球具身服务机器人行业领军者。自开创全球服务配送机器人行业以来,擎朗智能持续深耕场景化应用,如今已成为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在全球累计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
先锋企业也有烦恼。“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投在‘人’和技术产出上,早期资金需求巨大。”擎朗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通分享道,“此外,现在是AI全球技术革命爆发性的时代,出海已是中国企业的热门选项,中国企业可以参与到全球化最高水平的竞争。其中,金融支持对于科技企业至关重要。”
作为擎朗智能前三大合作银行之一,浦发银行上海分行针对企业出海需求,为集团主要境内外经营主体开立账户,并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开展科技金融贷款(专精特新“小巨人”信用贷)、落地外汇资本项目服务、跨境支付结算、本外币资金保值增值等业务。
目光转向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埃斯顿”)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满墙密密麻麻的发明专利证书标注了企业光辉的成长史。
(李若菡 摄)
“埃斯顿(Estun)的名字来自西班牙语,意思是‘东方第一’,我们的图标也是一头东方雄狮。”埃斯顿财务总监何灵军介绍道。走进企业,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埃斯顿的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可以满足从3kg到700kg的负载需求以及高速、高精度的操作需求。
埃斯顿与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相识于2006年,于2014年首次开展授信合作,是分行的战略客户。在企业并购、扩大产能的关键阶段,浦发银行南京分行积极为其提供了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等服务。作为智能制造中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埃斯顿的供应链上下游涉及超千家客户及800多家供应商,南京分行还为之提供了“浦链通”服务,并积极推进“惠链贷”。
跟随手势运动的灵活手,榫卯结构的关节控制器,自动巡检仓库的机器人正在履行责任……立志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做有踏实用途的产品,浙江弘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弘顺智能”)是一家年轻的企业,也是“杭州六小龙”之一云深处科技的深度合作伙伴。依托股东浙江梧斯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该公司专注于商用机器人及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公司智能机器人可应用于养老、市政、军工、电力运营商、医疗等多个领域。
(李若菡 摄)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以董事长陈铁英的名字命名的智能养老巡护机器人“阿铁”。“即使赔钱也要做,这也是我们改进技术的动力。”老龄化与少子化趋势下,陈铁英看到了失能老人群体的痛点,给“阿铁”加上了手臂,并为了稳定选择了圆形底盘而非“双足”,以完成辅助瘫痪老人用药、跌倒报警等一系列功能。目前,江浙地区50余家养老院已用上了“阿铁”。考虑到公司的研发需求,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提供了1.2亿元贷款助力公司发展。
投早投小 支持药企前期科研
生物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是未来产业中兼具战略性与普惠性的重要领域。与其他科技行业类似,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往往“十年磨一剑”。近年来,生物医药的早期研究因蕴含出色的科研潜力而备受关注,但同时因耗资高、回报期久,企业易面临融资难题。
嘉晨西海(杭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嘉晨西海”)成立于2019年,是杭州市萧山区重点培育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凭借国际领先的mRNA技术平台和产业化能力,其已成为全球mRNA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嘉晨西海拥有超6款管线药物,全面布局肿瘤创新药、疫苗、消费医疗领域。管线产品中,多个为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优。
“对于科技型企业而言,股权融资是较为传统的业务投资模式,但我们认为研发贷款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升值空间,在分行各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仅耗时3天便完成了对嘉晨西海的授信批复。”浦发银行杭州自贸区支行行长贾征凯说道。
据了解,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为嘉晨西海提供综合授信6000万元,品种包括“浦研贷”等,助力公司药品研发。此外,针对嘉晨西海的跨国业务,浦发银行还为之开立了美元和人民币资本金账户。目前,浦发银行杭州分行正与之洽谈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系统、跨行代发加载等。
生物医药的早期研究离不开动物实验,研发用的小鼠也有讲究。
“新药研发中最大的杠杆是在临床阶段,因为需要人的参与,临床阶段的样本非常昂贵,往往占整个研发投入的70%,失败率也较高,研发新药像在‘开盲盒’。”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集萃药康”)董事会秘书王逸鸥介绍道,“因此,临床前的动物实验就像模拟考试,我们希望通过增加前端改造的支出,将动物实验的准确率尽可能提高,这样既是对人负责,也是对实验动物负责。”
据了解,集萃药康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拥有小鼠品系近22000种,可以快速地给其下游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同时,公司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可以给客户提供小鼠模型定制业务,一般研发周期为3—4个月,目前已是国内实验模型小鼠市场的领军企业。
2019年,集萃药康开启国际化进程,目前在美国、欧洲、韩国、日本设有子公司或办公室,并将首个海外生产设施落地圣地亚哥,于2024年一季度启用,欧洲产能也已进入规划,海外客户数量持续扩容中。为助力企业发展,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其提供了1亿元授信额度。
全方位泛金融服务支持
作为业内较早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探索的国有商业银行,浦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科技金融业务的拓展与升级。
2023年11月,浦发银行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五篇大文章”、服务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确立了全行“数智化”战略,明确了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并把科技金融作为战略第一主赛道加以深入推进。
在“数智化”战略引领下,浦发银行不仅强化了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创设了“商行+投行+生态”综合化服务模式,形成了“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体系,构建了以“总行红蓝专班、科技金融部+重点科技分行+百家科技特色支行”为一体两翼的“双菱形”组织结构,更协同上海科创银行、上海信托等集团子公司,持续开展一系列服务、模式、机制创新。
“从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趋势来看,银行已经成为泛金融服务公司,从单一的信贷投放转向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例如,基于科技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区别,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造。再如,引进银行、集团及非银资源协助科技企业的成长,协助政府补贴落地、对接投资人和商机等。”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钟泉表示,“关键在于服务的‘质’,我们可能无法解决科技企业百分百的问题,但会以自身资源匹配的能力尽可能解决企业痛点。”
“支持早期企业,我们所说的早期企业,包括尚未盈利甚至没有收入的民营科技企业,所说的支持也并非仅仅是小额的短期贷款,也包括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的中长期贷款。”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科技金融部负责人陈珂说道,“行业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我们将不断加强知识库积累和方法论的精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包括全国超过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增长超1000亿元,余额突破1万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