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刚到致歉 西贝“预制菜”风波启示录 西贝预制菜致歉声明内容 从公关的角度看西贝事件
创始人
2025-09-18 10:43:58

独立 稀缺 穿透





坏事能变好事么

作者:闻道

编辑:李然

风品:俊逸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老罗又发威了,几句吐槽就掀起餐饮业轩然大波。

9月15日晚间,西贝官方发布致歉信,承诺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的前置加工程序调整至门店现场完成,全国门店将在10月1日前落实共计九项具体调整。与此同时,罗永浩则表示,决定放弃对贾国龙的法律诉讼。



事件起源于9月10日,罗永浩与同事在西贝就餐后发微吐槽:“好久没吃,今天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随后,西贝选择硬钢,当家人贾国龙甚至亲自下场,称没有一道是预制菜并开放后厨,还放话要一定起诉罗永浩。由此双方拉开口水仗、期间还伴随“预制菜国标草案过审、即将公开征求意见”消息的传出。网友媒体各自战队、引发二次舆论发酵。

伴随西贝一纸致歉信,罗永浩的放弃起诉,这场多轮交锋似已落下帷幕,但映照出的预制菜“信任危机”仍然横亘,面对餐饮业新一轮工业化、标准化浪潮,这场隔空对峙能否彻底画上句号、带来多少行业启示蜕变、后续还无衍生影响,仍需时间观察。

1

五日口水战

“最大一次外部危机”透视

LAOCAI

互联网时代,从不缺热点,来去却匆匆。西贝这次预制菜风波,能持续数日已属罕见,剧情更是跌宕赚足眼球。

9月12日,贾国龙在接受采访时,将该事件称为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并透露“受风波影响9月10日、11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



当日,西贝连夜召开1.8万人的罗永浩作战大会,鼓舞员工扛住压力、服务好顾客。同日,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杉也发微博力挺:“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是贾国龙怒了,要硬杠网络黑嘴”。

面对华杉的指责,罗永浩则毫不留情地回击,作为服务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负责人,这些贾国龙的朋友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不算多夸言,随着事件热度不断攀升,西贝又衍生出客流下滑、卫生品控瑕疵等质疑,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乎一边倒的网友发声支持下,9月13日深夜,罗永浩单方面宣布“停战”,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9月14日下午,西贝宣布关闭后厨参观通道。就在各方预判两者将偃旗息鼓时,一段“意外”流出的截图再引战事。据红星资本局,贾国龙在道歉的同时,称罗永浩是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



对此,罗永浩在直播间询问法律人士,律师认为,贾国龙的言论可能涉嫌侵害罗永浩的名誉权,可诉讼维权。



也是当日,据观察者网,双子餐饮定位联合创始人、西贝合伙人樊大卫发布一条题为“论罗永浩和撒尿男孩的区别”视频,称罗永浩行为和海底捞撒尿男孩没有太大区别,本质上都是利用自己的某种器官去制造一场损人不利己的令人恶心的事件。

樊大卫表示,西贝坚持使用有机西蓝花,冷冻保存是为保证无农药残留,却被恶意曲解。餐饮标准化本就不易,西贝的努力不该被几条微博轻易否定。"

对此,罗永浩发文回应:大家听听他说的话,这公司真的不可救药了。14日晚,罗永浩直接在直播间喊话华与华:“你们托我们共同的朋友,私下给我道个歉,不然你就看着,我把你们历史上的事,全部彻底给你调研一遍,到时候你就危险了。”



9月15日,罗永浩再次发文称,“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我道了歉,这件事可以过去了,毕竟它只是一个跑题的插曲。严肃的主题还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时,为什么必须给消费者知情权。”

对贾国龙而言,西贝“急”的不仅是外部压力,自身资本化进程或也是考量。据央广网消息,贾国龙曽在新年贺词中表示,2023年,公司将充分利用疫情后市场恢复的机会,聚焦核心业务,经营好老店,开好新店,实现高质量的增长。同时,西贝计划通过2023年、2024年、2025年的持续发展,到2026年完成IPO上市。

9月15日,据人民财讯消息,企查查APP显示,西贝餐饮集团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8954.33万元增至约8990.29万元。股东所持比变更,北京西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贾国龙、呼和浩特市人生喜悦企业管理中心、张丽平、北京千城餐饮管理合伙企业、北京万店餐饮管理合伙企业持股比分别下降0.16%、0.118%、0.04%、0.02%、0.016%、0.012%,成都新潮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上升0.3976%至1%。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对铑财表示,西贝硬刚罗永浩,毫无益处,只会激化矛盾,让舆论更加失控,对品牌形象造成二次伤害。从公关危机角度看,公司无需在菜品是否为预制菜上强行解释,应该放低姿态,积极调整门店经营策略,以优质菜品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这才是化解舆论危机的正确之道。

詹军豪认为,此次预制菜风波,将促使餐饮业更加重视“透明化经营”体系的构建。未来或将会有更多品牌主动公开餐品配料、烹饪工艺,减少消费误解。未来随着预制菜“国标”出台,相关的细化标准也将推动餐饮业在追求运营效率与建立消费信任间,实现更大程度平衡,进而服务品质整体跃升。

换言之,这场延绵5天的口水仗,看似“最大一次外部危机”,实则是西贝乃至预制菜业的一次成长契机。毕竟,消费者需要明明白白消费。

2

萨莉亚的答案

西贝需改变些什么

LAOCAI

的确,回顾这场“预制菜”争议,你来我往间已升级为一场关于餐饮业透明度和消费者知情权的讨论。

9月13日、1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三大官媒接连发声,可谓直击症结要害。

如新华社发布的《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文章认为,坊间热议预制菜话题的背后,是消费者对知情权的关切以及对提高餐饮质量的诉求。当“锅气”成为评价菜肴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餐饮从业者们也应思考,“预制菜”如何更好辅助行业发展,成为令人安心的美味。

《矛盾论》告诉我们,遇到问题别慌,先找出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众多网友舆论关注此争议的核心诉求很简单:希望吃到健康可靠的食物,希望看到公开透明的价格,希望在消费过程中被真诚对待、被真正理解。

简言之,这场预制菜争论风波,不止于“预制”与“现做”的技术之争,更是一场餐品信任、定价透明的价值对话,知情权选择权是对市场最大的尊重。

9月13日晚,话题#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冲上热搜。凭借深耕下沉市场,萨莉亚2024财年(2023年9月1日—2024年8月31日)中国区营收超25亿元,同比增122.5%,净利接近4亿元,同比增长158.1%。

据搜狐财经,窄门眼数据显示,萨莉亚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5年9月16日,全国最新门店数587家,人均消费47.93元。凭借着菜品70%定价20元以下,萨莉亚也被消费者称为“西餐界蜜雪冰城”。

很显然,市场并非一概排斥预制菜。预制菜之争如何破局?萨莉亚早已给出“参考答案”。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数据显示,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后,整体成本占比可下降8%。通过预制菜为企业降低的成本,最终又反哺到消费者身上。这种实惠认可说明,价格透明与性价比才是主要矛盾。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当前西贝莜面村在营门店数351家,人均消费85.03元。两者相比,西贝在挽回市场体验上还有腾挪空间。经此一役,其或许会明白更多顾客愿为现制现做支付更高价格。

正如知名媒体人胡锡进所言,西贝能够做得这么大,一定有它的真功夫在。我想再次劝西贝:让今天的致歉信成为它此轮争论的最后一次发声。不要太着急挽回影响,也不用表示太多决心,去争取未来日常中每一位顾客的好感,重新积累声誉的底蕴。这场公关危机很快会凉下去,未来的路很长,西贝被舆论场重新定义的机会将有很多。

的确,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更强大,时间会平息一切。宽容对待消费者的批评,这是西贝需补上的一课,接下来积极改变、查漏补缺,在效率、品质、信任间找到新平衡点,这样的西贝才能真正黏住用户、真正不惧质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产业角度看,预制菜被视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手段,可加快出餐、提高翻台率,缓解人力和经营压力。但行业仍面临“美味与工业化”“菜色与新鲜度”等矛盾。在消费者认知不足和国标缺失的背景下,预制菜短期难实现广泛普及。

3

更透明、更规范

国标解题三困点

LAOCAI

需要说明的是,西贝起初硬钢也有自己的理由,捍卫声誉羽毛本无可厚非。

关于菜品是否预制,目前是“推广”而非“强制”,餐厅不告知并不违法,用了预制菜未标识不构成违法问题。

为明确预制菜的定义与监管框架,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其中明确规定: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可添加调味料但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须经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同时该通知也明确排除了以下类别:仅经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属食用农产品);速冻面米、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汉堡、面包、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以及中央厨房自行制作并配送至自有门店的菜肴(这类适用餐饮食品安全标准,不纳入预制菜管理)。此外,即食类食品和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不过,从这次争议看,不少普通消费者理解的“预制菜”范围或宽于上述定义。但凡经过标准化、工业化预处理的菜品,在心理上就可能被归入预制菜范畴。个中差异、认知割裂也是此次口水战西贝承受更多舆论压力的症结所在,即这不是一家之痛。

总结当下关于预制菜的多重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其一,部分小型餐饮企业食安管理薄弱,影响了公众对预制菜的信任。现实中,屡有媒体曝光一些外卖加工点使用预制菜包加热出售,其操作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堪忧。在一些消费者心中形成了“预制菜等于劣质菜”的负面印象,透支了行业信誉。

其二,行业缺乏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与标准规范。生产企业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甚至有浑水摸鱼者。传导至消费端,造成对预制菜的安全营养性存有疑虑。

其三,部分商家隐瞒实情,打着“现炒现做”招牌,实际出品的却是简单加工复热的预制菜。消费者支付现烹菜品的价格,得到的却是工业化预制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涉嫌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

对于第三点,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对铑财表示,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如遇到商家谎称餐品为现做但实际为预制的情况,消费者基于此类不实宣传作出消费决定,则商家的行为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若按此计算的三倍赔偿金额不足500元,则按500元赔偿。

好消息是,预制菜的行业规范正日趋完善。据第一财经,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制定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完成审查,即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长期以来标准缺失的预制菜业即将迎来首部国家级食品安全标准,预制菜的“身份”问题将迎来统一界定。

该标准实施后,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将首次被纳入强制信披范围,商家须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预制菜以及具体使用方式,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有望根本上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推动行业走向更透明、更规范轨道。

4

万亿赛道野望

好生意贵在做好 坏事能变好事

LAOCAI

拉长视角看,西贝“预制菜”风波是一面镜子,照应出餐饮业正在经历的转型进程。

据锐观咨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展现出强劲增势。从2020年的3.95万亿元起步,行业在疫情冲击下表现出较强韧性,经过结构性调整,2024年已增至5.5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0%。

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食品工业与餐饮业态深融代表,预制菜正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中研普华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超6500亿元,同比增超30%,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0%,增速远高于食品工业整体水平,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活力。

目前,头部连锁餐饮企业中预制菜使用比已经较高,其中真功夫、吉野家、西贝、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反映了餐饮业工业化、标准化的不可逆转趋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因其具备标准化、集约化和流程化生产优势,对串联“田间到餐桌”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提升食品产业整体水平及构建食品安全闭环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行业最大瓶颈在于消费端接受度不足。许多消费者因预制菜缺乏国家标准,对其安全性、营养与健康性存有疑虑。

一句话,站在万亿赛道,好生意贵在做好,好牌码贵在打好。能够预见随着新国标出台,行业将迎来一波新生长,也将迎来一轮洗牌。真正的先知先觉者,会着力解决好消费接受度、做好“预制菜”的扬长避短,继而吃透良币效应形成新竞争壁垒。

若从此看,此番西贝、贾国龙遭遇的波折,也非完全坏事。全当一次大练兵,如能由此痛定思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点点消积弊展新颜,积蓄蜕变力量,或将迎来又一轮全新生长。

致歉是一个好的开始,期待坏事能变好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磅消息}“哈灵麻将是不是有... 您好:哈灵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747376】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
实测教程.新上游牛牛.到底是不... 您好:新上游牛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9784099】很多玩家在这款游...
分享实测“微乐陕西三带透视挂辅... 您好:微乐陕西三带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4194432】很多玩家在微乐...
玩家必看“越乡游义乌麻将专用神... 玩家必看“越乡游义乌麻将专用神器”[详细教程],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2832208】很...
推荐这款“丫丫衡阳字牌 开挂神... 您好:丫丫衡阳字牌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7413232】很多玩家在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