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市场波动增大。从上周ETF资金流向看,市场部分资金将视线转向半导体等领域,据Wind,半导体行业(申万二级)近5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百亿。
上交所数据显示,相关ETF方面,上一交易日(9月19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获6587万元资金流入;近三个交易日(9月17日—19日)随着板块热度升温,累计净流入额达2.32亿元,在整个半导体主题指数中相对靠前。
从近期产业消息面看,近期半导体领域催化持续增多。多家本土科技巨头入局芯片研发,华为发布昇腾芯片迭代时间线,此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对未来订单及景气乐观展望。多重因素催化下,板块上周迎来快速反弹,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标的指数中证半导体周涨幅6.48%,跑赢同期科创芯片(3.62%)、及沪深300(-0.44%)。
此外,板块周末再传重磅消息,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本周(9月26日)上会。据证券时报,摩尔线程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填补了国内GPU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国内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招股书披露,公司拟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摩尔线程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前2个项目拟募资总额超过50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国内自主GPU芯片的创新应用发展,打破国外GPU芯片的市场垄断与出口管制,实现GPU芯片的国产创新。
方正证券最新分析指出,在摩尔定律放缓和我国先进制程技术受限的现状下,先进封装成为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华为、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公司的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国产供应链积极配套以实现算力芯片自主可控。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沐曦重磅发布基于国产供应链的旗舰GPU曦云C600,摩尔线程则表示正联合国内封装测试厂商,完成Chiplet与2.5D封装(国产硅中介层)量产和测试。先进封装产能扩张需求愈发迫切,先进封装产业链上下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华泰证券表示,看好2026年AI相关需求和中国先进逻辑扩产的结构性机会,海外AI相关先进逻辑和存储仍然是资本支出的主要驱动力。国内方面,中芯国际、华虹近期募集资金,长鑫启动上市辅导,看好2026年中国先进逻辑和存储投资持续,看好设备国产进展,预计2026中国本土设备企业在中国市场规模中占比(国产化率)或同比增长6%至29%。
从基本面上看,长城证券指出,2025年二季度SW半导体板块营收1700.23亿元,同比增长15.2%,环比增长14.4%,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48.25亿元,同比增长30.9%,环比增长58.8%,25Q2季度板块营收环比增长,主要系2025年一季度受半导体行业传统淡季影响,行业下游需求承压,2季度受益行业下游需求温和复苏及AI终端需求驱动,营收较2025年1季度有所增长。2025年2季度半导体板块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有增长,盈利修复趋势凸显,未来伴随着下游终端需求逐渐复苏,有望进一步迎来行业景气度底部反转。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