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地位日益凸显。其中,长三角地区在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RD研究人员数、地方财政科技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密集型产业营业收入、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等指标占全国比重均超过30%,技术国际收入占到全国近50%。
记者梳理2021年至2025年报告发现,上海有4年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一,仅2024年位居全国第二。
报告显示,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作不断深入。京津冀RD经费合计达到4458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接近4.3%,是2024年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其中,北京RD经费投入强度值达到6.73%,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9.7件,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4642.3亿元,北京上述单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1位。
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第4位。其中,RD经费支出4802.6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4.4%,发明专利拥有量66.6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1.8万件;技术国际收入206.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亿元GDP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5.4万美元;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2361.3亿美元,占全国总额的28.0%,广东上述单项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
在报告对未来区域创新发展的建言中,“协调”“协同”是关键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