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冉隆楠 文/图)秋分一过,随着十一黄金周和中秋节临近,又到了吃大闸蟹的季节。近期,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商超和电商平台已经开启了大闸蟹售卖模式,不少都是预售状态。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今的大闸蟹消费市场正在回归理性,从过去较强的送礼属性向自用属性转变,人们对于大闸蟹的品质要求也变得更高了。
如何判断大闸蟹的品质?相较于传统的挑蟹师,盒马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电子验蟹师,并做出了“不肥包退”的承诺。
江苏兴化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捞蟹。
市场需求回归理性
今年的大闸蟹市场格外热闹。近期,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各大商超、电商平台都开启了大闸蟹贩售,不少处于预售阶段。除了经典的阳澄湖大闸蟹外,常规的大闸蟹和辽宁盘锦蟹等品种也在热卖。在大闸蟹产地,商家们也正在抢夺“鲜机”,忙着对大闸蟹“挑肥拣瘦”。
在一片繁忙景象背后,是大闸蟹市场的消费需求开始回归理性。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要高出30%左右。”江苏兴化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公司董事长董佳贝举起了手中的大闸蟹,话语里充满了喜悦。“今年夏季高温天气少,适合大闸蟹生长,是一个‘大年’。”
成熟大闸蟹与未成熟大闸蟹的对比,青壳为成熟大闸蟹。
由于市场供应旺盛,董佳贝直言,大闸蟹价格应该比去年同期低10%左右。“去年产量比较低,所以价格会高一些。今年的价格虽然整体会低一些,但人们对高品质大闸蟹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加的。”
据盒马数据,近几年,大闸蟹的销售规模以及消费区域都在不断扩大。从2022年到2024年,盒马大闸蟹销售持续增长,其中2024年销售同比增长了近20%。从销售区域上看,除了江浙沪外,大闸蟹的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西南、华中、华北2024年的大闸蟹销售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工作人员正在蟹塘捕捞大闸蟹。
盒马水产采购慕晓注意到,如今的大闸蟹消费需求正在从送礼属性转向自用属性。“相较于过去大家送礼只买贵的,现在变成了只买好的。”慕晓表示,虽然价格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但吃到好吃且有性价比的大闸蟹,正在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
董佳贝也同意慕晓的观点。“从前大家买大闸蟹多是为了送礼,现在更多的是自己食用,因此大家对大闸蟹的需求就是够肥、好吃。”董佳贝表示,过去挑选大闸蟹主要依靠挑蟹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不同的挑蟹师经验和标准都不相同,存在一定误差。而且,市场上也缺乏衡量蟹品质的明确标准,同规格的蟹品质参差不齐,不仅会扰乱市场价格,也会影响消费者体验。
慕晓表示,吃大闸蟹讲究肉肥膏满,可是对于缺少挑蟹经验的消费者而言,挑到合心意的好蟹就像开盲盒一样,并不容易。“从专业角度来看,个头的大小并不能与大闸蟹肥美与否挂钩。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仅从外表来看很难判断大闸蟹是否肥美。”
大闸蟹也要测“BMI”
“这只大闸蟹的肥满度是0.551。”在江苏兴化市的兴化板桥故里水产品养殖公司,慕晓将一只大闸蟹放入机器中,屏幕迅速显示这只螃蟹的肥满度数值。这台机器,就是盒马今年新启用的“电子验蟹师”。而这正是盒马给出“不肥包退”承诺的关键。
盒马今年启用了“电子验蟹师”。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盒马就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合作,研究量化大闸蟹肥满度的方法。直到今年,“电子验蟹师”才正式上岗,帮助检验大闸蟹的“BMI”,将大闸蟹的肥满度量化,只有肥满度达到盒马标准的大闸蟹才能上架。
盒马水产采购霖旭表示,对于大闸蟹这种品类,“客户反馈”是采购人员最关注的指标。“我们做过用户调研,大家顾虑最多的就是大闸蟹的肥满度和稳定性。所以,我们就想通过更精确的方式量化蟹的肥满度,再根据肥满度来确定盒马大闸蟹的准入标准,降低消费者买到空蟹的概率。”
据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验蟹师”的原理是通过视觉AI技术,快速识别大闸蟹的外壳长宽度,结合重量等参数,再利用一套专为大闸蟹设计的算法,计算出这只大闸蟹的K值(肥满度),然后根据K值给大闸蟹分级。这也是目前整个行业内首个可以量化螃蟹肥满度的技术。有了量化的指标,再结合盒马以往的经验以及足量的用户反馈,便形成了目前盒马正在执行的这套选蟹标准,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尝鲜体验。
“目前,盒马在国内的大闸蟹基地都已经采用了‘电子验蟹师’。”据慕晓介绍,盒马的上架标准为肥满度达70%(K值大于0.45)的大闸蟹。“在相同规格下,大闸蟹的肥满度其实差异很大。有了‘电子验蟹师’以后,能够降低不同挑蟹师标准不同带来的误差。”
作为今年首次引入了“电子验蟹师”的盒马大闸蟹直采供应商之一,董佳贝表示,“电子验蟹师”让挑选大闸蟹变得更加标准化。“这是建立了一条更透明的通路,让各个产地的优质蟹都能以合理的价格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