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财新”的一则报道,再次搅动了金融圈的神经——中信银行(601998.SH)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张琳,突然失联了。这位曾多次在公众平台从容亮相、侃侃而谈的金融精英,如今电话无人接听,短信石沉大海。
张琳的失联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中信银行内部已掀起一阵风暴。7月10日,该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2024年9月,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原副总裁罗金辉因涉嫌严重职务违法被查。
这意味着,一年时间里,中信银行已经有三位一级部门负责人接连“出事”。
1
美女高管突然“失联”
张琳的消失此前毫无征兆,其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9月13日,中信银行与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首农食品集团”)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所在地首钢园,举行高层会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除了张琳之外,中信银行副行长贺劲松、首农食品集团董事长薛刚、总经理袁浩宗也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再早几天,9月5日,国机工程集团财务总监带领团队,前往中信银行与张琳及国际业务部团队进行交流,会谈主题是跨境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海外项目的协同合作。不过9月22日国机工程集团已在其公众号上删除了相关报道。
部门总经理一般不会出现在银行的财务报告上,但是张琳时常作为部门管理人员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而近年来由于其干练、衣着考究的形象,经常被冠以“美女部门总经理”的头衔。
图源:罐头图库
查询公开资料发现,2009年9月,张琳以培训中心总经理的身份在一个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介绍了中信银行培训方面的工作。演讲中她提到,中信银行总行培训中心成立于2008年3月,人员编制仅有7人,全行培训专、兼职人员30多人,这样一支人员精简的团队要推动全行2万多人的培训工作。
2017年,张琳以总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的身份出席多个活动。当年8月24日,碧桂园时任总裁带领团队在中信银行总部,与时任行长、已经“落马”的孙德顺会面,后碧桂园代表与时任中信银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张琳签署合作协议。
2019年开始,张琳便开始以总行国际部总经理的身份出席活动。而张琳此次任职也被市场质疑,其提拔得快,此前并无国际业务方面的工作经历,却突然坐上了国际部“一把手”的位置。
在《当代金融家》杂志2021年第11期中,张琳以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的身份接受采访时提到中信银行的国际业务情况,包括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和外汇交易等方面。
对于张琳的失联,“财新”从一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与其一起“出事”的还有她的一位近亲属,曾在中信银行东部省份支行任职,已离职数年,据称昔日个人风格比较张扬,或埋下了不良风险隐患。
“财新”还提到,也有一种说法是张琳接受调查或与恒大集团有关。她在担任战略客户部总经理时与恒大集团的银企关系较为密切,2017年初中信银行总行曾与恒大银行达成总计超千亿元的授信合作意向,一直到该行原行长孙德顺2019年下半年被查后,才压缩了房地产相关业务。
2
此前两位一级部门副总相继被查
在张琳失联之前,中信银行过去一年还有两名部门副总相继被查。
根据7月10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的公告,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袁东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信银行纪委纪律审查和六盘水市监委监察调查。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从贵州省纪委监委的表述以及公开信息来看,袁东宁应是在任期间被查。
袁东宁是一名中信银行老将,任职时间在9年以上。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5月袁东宁就曾以中信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客户服务管理处博士的身份出席了某大数据峰会;2018年袁东宁担任零售银行部客户服务管理处处长。
2022年6月,袁东宁以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助理的身份线上出席了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金融机构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线上沙龙”,并参与讨论了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历程。
2024年1月23日,袁东宁曾以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的身份亮相“中信财富节年度盛典”,并在演讲中阐述了中信银行管理的数智化转型,具体介绍了“个人资产负债表”等人生财富规划工具。
再结合其他时间线,截至被查之前,袁东宁在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门任职时间在3年以上,于2023年上半年由总经理助理升任副总经理。从其工作履历来看,在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部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在银行零售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及数智化转型方面深耕多年。
图源:罐头图库
2024年9月27日,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消息,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原副总裁(一级部总经理级)罗金辉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信集团纪检监察组和贵州省六盘水市监委监察调查。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年5月20日,贵州省六盘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罗金辉受贿一案。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至2020年,罗金辉利用担任工商银行(601398.SH)资产管理部高级交易专家,交通银行(601328.SH)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融资、获得股票大宗交易业务以及债券回售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437万余元。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追究罗金辉的刑事责任。
罗金辉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庭宣布择期宣判。
罗金辉的“落马”与其上级马续田密不可分。罗金辉在工行资管部任职时,马续田就是资管部副总,随后2013年10月、2016年3月马续田转任交行资管部总经理、中信银行资管部首席投资官兼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裁,罗金辉均追随其调任。
2016年7月,中信银行证实马续田被曝出在配合有关方面进行调查,但与其在中信银行任职期间无关。彼时马续田加入中信银行仅3个月。2017年马续田涉嫌受贿案被无锡市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此后,罗金辉仍在中信银行任职,直到2020年离职转行,但未能逃脱监察调查。
国际业务部、财富管理部、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均为中信银行总行一级部门,如查明张琳也因违纪问题被带走调查,那么近一年来该行总行一级部门就有三名总经理级人员“落马”。
来源:中信银行网站
3
上半年增利不增收,
中层业务线表现如何?
作为头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中信银行以9.86万亿元总资产在12家股份行中位列第3位。
上半年,中信银行营业收入1057.62亿元,同比下降2.99%,归母净利润364.78亿元,同比下降2.78%,增利不增收也是大部分股份行的情况。
营收下降主要是受净息差收窄拖累。近两年中信银行存贷款规模整体保持增长趋势,但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存贷款规模增速均放缓,且贷款规模增幅相对更小,上半年贷款规模相较于去年末增长1.43%,明显低于存款规模5.69%的增幅。
二是贷款利率下降幅度较大,上半年贷款平均收益率为3.79%,相较于去年下降0.45个百分点,而存款平均成本率1.65%,仅下降0.24个百分点。2021年以来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如果和2020年相比,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了1.52个百分点,而存款成本率只下降了0.45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上半年中信银行利息净收入712.01亿元,同比下降1.94%,直接拖累营收增长,净息差也由去年末的1.69%降至1.63%。
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营业支出的减少,其中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295.86亿元,同比下降14.03%;业务及管理费284.6亿元,同比下降4.48%。
来源:中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报告
从失联及被查的三位中层干部所在部门来看,国际业务一直是中信银行的优势领域。中信银行早在1987年就开办了国际业务,是国内首批获得外汇经营资格的银行之一,在国际业务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和牌照优势。
根据今年中报披露的信息,上半年为跨境机构投资者提供外汇交易服务规模1141.4亿美元,同比增长22.20%;外汇做市交易量达2.08万亿美元,排名保持市场前列。
另外两位副总分别来自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线,在业务上有着交叉融合的部分,均服务于客户资产配置需求,最终都是要达到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两个部门的侧重点不同,一个以客户为核心,一个以资产为核心。
从中信银行官网介绍,“财富管理品牌”是中信银行携手旗下中信证券(600030.SH)、中信信托、信诚人寿、中信建投证券(601066.SH)、天安保险、华夏基金、信诚基金、信银国际等八家金融子公司,合力打造的财富管理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
简单来说,就是中信银行销售自身及各类金融公司的金融产品,包括理财、基金、保险、信托、存款等,销售对象包括零售客户和对公客户。
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发行融资性理财产品、代销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基金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引入投资者资金,满足对公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为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综合服务。
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原副总裁罗金辉涉及的违法行为,主要就是为对公客户提供融资的过程中发生的。
2020年中信银行原资产管理业务剥离出去,单独成立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中信银行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心直接对接信银理财,协调跨部门资管业务。
图源:罐头图库
中信银行在财报中曾表示,在非息收入方面要着力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那财富管理与资产业务近年来表现如何?内部腐败问题不断会对业务产生什么影响?
近两年中信银行对公财富业务增长较快,2025年上半年末对公财富客户3.2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639户,增幅放缓;对公财富管理规模2540.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02%,其中协同代销规模549.9亿元。
过去两年中信银行总体财富管理收入连续下滑,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11.02亿元,同比下降3.96%,连续两年下降,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49.81亿元,同比下降14.93%,主要是代销基金、保险、信托收入下降。代理业务手续费过去5年缩水33.82%。
2024年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78.01亿元,同比增长23.77%,主要是理财业务收入增长,但和2021年、2022年百亿元以上收入来看也处在较低水平,过去2年缩水30.77%。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代理金融产品收入下降主要原因还是资本市场表现不佳使产品吸引力下降,资管新规让行业机构需要一定的转型时间,再叠加行业竞争加剧、居民财富配置更趋保守等因素共同作用。
不过今年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代理业务手续费均迎来增长,上半年分别为51.1亿元、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2%、18.81%。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为财富管理业务带来了增长动能,驱动受托与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显著提升。
来源:中信银行2025年上半年报告
自信银理财成立以来,理财管理规模及业绩整体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末总资产133.9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03%,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净利润1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3.19%。在业绩方面与“理财一哥”招银理财的差距逐渐收窄。
总体来看,中信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代销业务“看天吃饭”导致收入起伏较大。资产管理业务表现要好一些,理财产品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趋势。不过融资等领域权力滥用也给业务线造成一定打击,可能引发客户对银行内部风控和合规性的质疑,导致业务增速放缓。
对于中信银行来说,从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到国际业务,这场金融反腐风暴还未结束,张琳到底因何失联,对业务线会造成什么冲击,接下来还会有哪些线索浮出水面,都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