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一年前的政治局会议吗?
当时首次提到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究竟怎么反?
起初,是大厂严禁加班,推行强制下班,反内卷在国内开始被广泛讨论。
然后是 汽车、外卖遏制“价格战”, 物流提价;
但最近,是真的动真格了!
最新的是钢 铁、建材 严禁新增产能;
石化、生猪严控新增产能……
没错,不再是多劳多得,多劳可能多罚!
反内 卷的手段也很多,其中最强硬的,莫过于严禁新增产能。
如果用不了那么多,那生产太多就没用!
所以,高层亲自下场对 供给端进行调控。
这 场席 卷传统 行业的改革,也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了。
光是这一个月,工信部就发布了多个行业,最近两年的稳增长方案通知。
主要涉 及建材、钢铁、 轻工业、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反内卷”举措。
工信部截图
哪些行业利润下滑、竞争大,哪些行业就越需要反内卷。
先说快递物流行业,行业巨头包括三通一达、顺丰、京东、极兔等,传统物流企 业还 包括邮政。
7月底,国家邮政局和这些快递巨头开了个会,重点就是聊了反内卷。
毕竟上半年,单票快递服务平均价格,已经从去年同期的8.15元下滑到了7.52元。
虽然快递业务量还保持一定的增长,但这种量升价跌对行业和企业而言,都不是好事。
从 8月开始,各地区陆续开始提价、涨价,设定最低价格等。
如果说快递物流还算是温和的反内卷手段,那么钢铁、建材则是迎接史上最严的调控了。
从工信部等多部门的文件来看,钢铁和建材都提到了:严禁新增产能。
也 就是,目前产能至少已经能满足一到两年的供应了,产能已经不能只控而是 要禁了。
钢铁、建材是这一轮房地产调整周期,最惨的上游供应链。
钢铁、水泥企业利润连续几年下滑。
而这轮钢铁、建材行业反内卷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就是要赚钱。
今明两年的钢铁GDP年均增长要在4%,强调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建材更强调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
最后说下和我们消费密切相关的汽车,车圈是出了名的内卷重灾区。
工信部最新的文件,并没有对汽车行业进行产能管控,但重点提到一句:
加强 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
也就是汽车行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价格战以及拖欠供应商账款。
但似乎车企降价这个事情,根本管不住。
9月一开始, 上市仅一个月的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就宣布降价1万元。
然后小米、小鹏、理想、蔚来都分别通过限时购车权益、购车金融优惠政策、增配减价的方式,来对冲特斯拉降价。
这不, 昨天比亚迪还在降价呢!
第二代 秦PLUS 多款新车上市,打着“国庆”名义推出优惠活动,多个版本车型降价1万元。
其中, 第二代秦PLUS DM-i 55公里领先版起售价下探至6.98万元,创新低了!
而高层的目标是,今年全年汽车行业的销量要实现3230万辆,增长3%。
所以明面上,车企降价促销还能再玩,但不能玩过火了。
各行各业掀起的“反内卷”浪潮,都是一个强烈的系统性转变信号。
竞争逻辑变了,过去“996是福报”,现在是拒绝无效加班;
发展模式也变了,就像光伏,当年一窝蜂盲目扩张建厂,现在要谋求转型升级,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政策导线也变了,唯规模论、唯GDP论都已经过时,政府下场扭转风向,更注重拼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
关注说财猫,来评论区聊聊~
扫下方二维码,直接进群畅聊~
— 往期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