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军,先后各派出一艘护卫舰,为向加沙运送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提供护航。
这个“全球坚韧”船队,是由40多艘民用船只组成,载有500多人,其中就包括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旨在打破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
本以为意大利将这一正义之举之中,完美演绎一场21世纪的“骑士精神”,收获一片鲜花和掌声。
但是,就在刚刚意大利怂了。
9月30日路透社报道:意大利宣布其护卫舰将在“全球坚韧”船队,距离加沙海岸线278公里以内停止护航。并敦促船队将援助物资,停泊在塞浦路斯港口。
意大利给出的理由是:避免与以色列军队发生冲突。而被“背刺”了的“全球坚韧”船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再次重申:船队将继续航行。
意大利的这波虎头蛇尾的操作,让人不禁再次感叹:意大利,又叛变了!
为什么说“又”呢?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两次“倒戈”,愣是从战败国,变成了战胜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集团,大战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的协约国集团。
1914年大战爆发,意大利马上就显示出来狡猾的一面,宣布中立并观望。一年之后,意大利一方面,忌惮英国的海军优势;另一方面,又禁受不住协约国的承诺的诱惑,即分割德属非洲殖民地给意大利,并支持其控制亚得里亚海。
再加上,随着战局的推进,德国和奥利陷入东西两面作战。意大利逐渐意识到同盟国战败的可能性更大,为不错过战后瓜分胜利果实,最终选择了加入协约国战队,枪口转向了自己的“同盟国”。
就这样意大利成为了第一大世界中,唯一胜利的“同盟国”成员。
相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仅仅派了劳工到欧洲战场,我们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为熟悉。毕竟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也是最终的战胜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对抗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国。
欧洲战场初期的1940年,意大利先后出兵非洲、希腊等地,虽然自身战力一般,但是在德国盟友的帮助下,还是占领不少了土地。
1943年之后,战争形势发生了逆转。同年7月同盟军解放西西里岛,进而占领整个意大利,墨索里尼下台。10月份,意大利宣布退出轴心国集团,并倒戈向德国宣战。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尝到了“背刺”的滋味。
于是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结束时,意大利又成为了战胜国。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瓜分世界不均引起的,本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之分。第一次意大利叛变同盟国,确实在道义上是说不过去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倒戈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战败后的“弃暗投明”。无论如何,也是值得肯定的。
进入2025年,意大利海军派护卫舰参与“全球坚韧”船队,敢于挺身而出这本身就是一种正义之举,也收获了全球的赞许。但是,在护航的危险的时候,却由于害怕与以色列发生冲突,再次临阵退缩。
如此虎头蛇尾的正义之举,总会给人一种“没有金刚钻,还揽瓷器活”的感觉,说是又一次“背叛”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