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考核制订在即,头部险企首发车险“自律”公约释放啥信号? 非车险自律公约的意义 头部八家险企签车险自律公约
admin
2023-12-05 21:30:26



在车险“二次综改”落地半年、新一年考核指标制订在即之际,头部险企的一个举动,反映出车险业务发展理念正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日,8家头部财产险公司召开协同会,制定签署了《车险合规经营自律公约》(下称《公约》),提出坚持合规经营、严格风险管控。据悉,这是首次由头部保险机构发起的行业自律公约,被业内视为从“拼规模”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转变侧写。

回望今年,车险市场在疫后复苏叠加险企自主定价区间扩大的背景下,手续费乱象有所抬头,综合成本率持续上升,部分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亏损经营,这些都影响着车险业务长期健康发展。

在本次头部险企提出自律公约一周后,中保协下发《关于扎实做好车险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强调要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各地方协会要紧盯违规行为,依法依规提出自律惩戒措施。随着“自律”和“他律”文件齐出,车险市场的竞争预计将进一步趋向理性。需要点出的是,今年6月和9月监管就发布过两份通知规范车险市场秩序。

PART

01

新年考核制订在即

一周内“自律”与“他律”文件齐出

“转变保费规模、市场份额导向, 树立效益经营、合规经营理念,促进车险高质量发展”、“不得偏离精算定价基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严格对车险中介业务合规性管控,不得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这些内容均来自《公约》,乍看与今年6月、9月监管下发的《关于规范车险市场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没有太大出入,但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首次由头部财险公司发起的行业自律声明。

缔结《公约》的头部财险公司共8家,分别是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保险、阳光产险和太平财险,签署时间为11月17日。这8家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九成,承保利润占比更高,缔结公约的这一举动也因此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8家公司在《公约》中称,车险综改(自2020年9月)实施以来,改革成效已充分显现,“降价、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已经全面达成。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总要求,巩固车险综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规范车险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而制定这一公约。

从细则看,《公约》共五章十八条,主要辐射缔结公约的8家财险公司的总分机构、从业人员、合作中介等,也有对行业加强规范的呼吁,如提出“共同推动行业建立自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自律规范严格落地”。细则中还有对实施一个多月的“报行合一”新规的呼应,指出“签约公司应当在符合报批报备车险条款费率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各自经营情况充分开展市场竞争,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车险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根源就在保险公司的发展目标和考核导向上,基层人员的业绩压力往往来源于以保费论英雄的规模考核“紧箍咒”。本次公约发布时点正值岁末,是财险公司绩效考核并制订下一年考核指标的关键时期,这也是头部险企从“拼规模”到“高质量发展”理念转变的一个侧写。

监管方面也在持续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继6月和9月监管发布两份通知规范车险市场秩序后,在临近年末又一个冲刺业绩的阶段,11月24日,中保协下发《关于扎实做好车险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要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要求各地方保险行业协会推动各保险主体严格执行报批报备的条款费率及手续费比例上限,紧盯违规行为,依法依规提出自律惩戒措施;要求各经营车险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科学设定商业车险手续费比例上限,强化手续费核算管控等。

PART

02

市场复苏叠加自主定价区间扩大

六成险企车均保费下降、手续费乱象有所抬头

本次《公约》发布的时点,还恰逢车险“二次综改”落地半年。“二次综改”的一个标志是“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该系数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为[0.5-1.5],其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车险保费的变化。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等梳理的险企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有62家险企披露了第三季度车险车均保费数据,也就是“二次综改”后首个季度的数据。其中,车均保费中最高的为6200元,最低的不到600元,近七成险企三季度车均保费低于2000元;一些中小险企,尤其是中资险企的车均保费更低,而头部财险公司及部分合资险企的车均保费会相对更高。从环比数据看,近六成险企的车均保费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今年随着疫后出行量恢复,车险出险率同比增加。根据中保协的数据,前三季度,车险业务作为财产险公司占比最高的险种,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415.52亿元,同比增长5.7%;而车险赔款支出4366.32亿元,同比增长了13.13%,赔款支出同比增速高于保费增速。另一组来自行业交流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7.9%,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截至10月底,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进一步升至98.8%左右,且“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承保利润之和超过行业总额,意味着有不少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处于亏损。

降低手续费符合“降价、增保、提质”的导向,且利好车主,但要警惕“价格战”卷土重来。事实上,上半年随着车险市场回暖,返佣金、渠道手续费抬升现象已重演。『A智慧保』曾报道,为了抢地盘、争份额,部分财产险公司通过不正当竞争给出超30%的手续费率,意味着消费者交的保费中,只有七成落入保险公司囊中,这也是一些公司车险承保亏损及监管出手纠偏的原因。

造成市场价格竞争的根源是车险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但不同业务的风险是有差异的。有业内人士谈到,近年获政策不断“续航”助力的新能源汽车,因工程特点、维修定价体系及驾驶习惯不同等,导致新能源车险出险率、赔付率高于燃油车,这是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头部险企有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基于数据积累对风险进行筛选和细分,而中小机构在人才储备、数据、模型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另有行业人士认为,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短期承压,不过随着车险费用“报行合一”制度落地等,头部险企综合成本率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边际改善。

PART

03

“价格战”会彻底熄火吗

险企如何从“拼价格”走向“拼价值”

“没有不好的风险,只有不好的评价。”这是成熟市场的一个信条。当前,增强险企定价能力、风控能力,并从低质量的“拼费用”走向高质量的“拼价值”,已是业内的共识。

“掌握技术者有业务机会。”自2020年9月车险综改之时,行业人士便指出这个要点。在今年媒体开展的一场专题调研中,有头部险企表示,长久以来,传统险企一直依赖“大数法则”,凭借历史数据及车辆参数来预测和计算价格、风险及赔偿,这种模式已难以精准识别新能源汽车风险、实现精准定价,保险业亟需打造适合新能源汽车的保险精算定价模型。

他们的做法是:借助金融科技能力,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据,把精算定价模型做得更深、更细;此外,新车定价需结合前线承保情况及理赔经验开展,这需要人机结合,打通精算中台与前线,用经验驱动反哺后台定价。

对于数据、模型相对基础较弱的一些中小险企,业内人士建议,或逐步放弃无法盈利的车险业务,向盈利空间更大的非车险业务转型;或加强自身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专注耕耘车险一些细分市场,开发销售个性化强、具有针对性的车险产品,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从考核机制设定角度,业内人士表示,财产险公司应当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的考核权重,减少对盲目拼费用、比价格等粗放式竞争模式的依赖,加快向提升服务质效转型。

一周回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推荐≯“熊猫四川麻将到底... 您好:熊猫四川麻将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究竟有没有挂确实能开挂,了解请添加《5991307》(加我们...
今日重大通报“久久大厅斗牛到底... 您好:久久大厅斗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7337349】,很多玩家在久久大...
实测分享“拱趴游戏其实有挂吗”... 您好:拱趴游戏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34169262】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
今日重大通报“新老夫子透视挂辅... 您好:新老夫子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5902455】很多玩家在新老夫子...
重大通报“明星麻将有挂吗可以开... 您好.明星麻将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怀疑是不是有挂,实际上这款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