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这两天,坊间一直流传,宗馥莉被带走。
节后第一天,娃哈哈就赶紧辟谣,传言是假的,“宗馥莉正常上班”。
为啥会有这个谣言出来呢?
10月2日,有媒体报道说,严学峰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审查。
严学峰是宗馥莉的“心腹”,2007年就开始在宗馥莉的宏胜系做高管,天眼查信息显示,严学峰任职的公司有187家,其中在6家公司任法人。
从宗庆后去世之后,宗馥莉接班,严学峰也是得力干将。
现在,严学峰为啥违纪,还没具体公告,关于宗馥莉的流言就又起来了,还是老话题,“侵吞国有资产”。
举个例子。
今年4月份,娃哈哈在浙江的桶装水销售业务换人了,从浙江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划给了浙江迅尔城通商贸,而迅尔城通的法人,就是严学峰。
一桶水,成本1.7元,而进价不到2.8元,卖给经销商7块,市场价8块多。
这个链条上,生产商和经销商,只能说赚个辛苦钱,大头都在销售,接手这部分,迅尔城通肯定是赚麻了,但是被拿走销售业务的浙江娃哈哈饮用水,单月营收一下降了6成。
这事儿的争议,还是挺大的。
俩公司虽然是同一个老板,但是股东构成差别就大了。
迅尔城通是宏胜的孙公司,宗馥莉全资持有,而浙江娃哈哈饮用水的股东浙江娃哈哈实业,由娃哈哈集团持股43%,内部职工和社会法人各持31.5%和25.5%。
这中间的利润分配问题,坊间疑问很多。
宗馥莉一直以来,拿的都是“大女主”的剧本。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海外留学,回来就进了娃哈哈,后来更是做了宏胜,一边给娃哈哈做代工,一面搞自己的品牌,即便后来没啥起色,但是还有老爹托底,进入娃哈哈核心。
2024年2月,宗庆后去世,宗馥莉开始不再“父慈女孝”。
不少宗庆后时代的政策被打破,而在宗庆后去世两个月之后,娃哈哈逐渐“宏胜化”,不少骨干和中层,被要求将合同从娃哈哈转签宏胜。
这事儿,异议不少,这事儿后来还被捅到国资大股东那里,还引发了宗馥莉的辞职风波。
但是,从请辞到复职,只用了7天时间,宗馥莉就在娃哈哈站稳了脚跟,那时候,大家才知道,这位“长公主”,不是个善茬。
这事儿的一个月之后,宗馥莉正式完成财产继承,拿到了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
此后,宗馥莉更是雷霆手段“削藩”:
1、娃哈哈转签宏胜的事儿继续,从中高层扩展到基层员工;
2、经销商的合作,从娃哈哈转到宏胜,顺便还砍了一批业绩差的经销商;
3、员工持股会的成员,从大部分老员工,变成了宗馥莉自己,不少老员工在打官司;
4、部分城市子公司逐渐停工停产,后来干脆关停,这部分公司多达18家;
5、宗家亲属持股的公司,逐渐被排除在娃哈哈体系之外,相关业务由宏胜接手。
到今年的宗家争产案曝光,她的“大女主剧本”就更稳了。
“长公主勇斗父亲小三”,而宗氏亲属出来对长公主落井下石,即便是出于朴素的正义感,大家也是一边倒地支持长公主,而当初的关停并转“小三”持股的公司,直接成了长公主的先见之明。
长公主简直是正义的化身。
但是,矛盾却是一直在加深的。
国资股东、职工、宗家,与宗馥莉的矛盾都不小,主要围绕的就是娃哈哈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现在看到,娃哈哈的主体是娃哈哈集团,国资持股46%,宗馥莉29.4%,员工持股24.6%,而主要的资产是啥呢?
娃哈哈的商标,但是,商标的归属,还是有争议。
2007年,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达娃之争”正式结束,按照当时的仲裁结果,娃哈哈的商标归娃哈哈集团。
今年2月份,中间又杀出来一个娃哈哈食品。
说是娃哈哈食品成立的时候,娃哈哈集团用387件商标作为出资,拿到娃哈哈食品39%的股权,但是之后商标一直没转移,现在梳理历史,一切都是为了合规。
商标到底是谁的?也不容易说清,目前仍在娃哈哈集团,商标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大家都有另起炉灶的意思。
坊间曾流传出一份“公司机密”,是一则2026年的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2026年,启用了新品牌“娃小宗”,发公告的,正是宏胜系旗下公司。
目前,还没有“娃小宗”的产品在卖,但宏胜系已经在开始准备产品试水了,而未来的销售目标是300亿。
而另一个则是今年因为没拿到商标授权而停工停产的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宗馥莉的堂兄宗伟持股30%,在工厂一度被查封之后,启用了“沪小娃”的品牌。
3个商标并立,说“打擂台”的话,还算不上,但是分属不同公司的不同商标,对“娃哈哈”的伤害还是不小的。
解决不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长公主”身上的“侵吞国有资产”的标签,就摘不掉。
一个内讧的娃哈哈,未来还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