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全球轮胎市场基本上呈现出,欧美4国(法、德、美、意)和东亚(中、日、韩)3国主导的局面。
不过,随着南亚的人口和经济大国印度的迅速崛起,这一传统格局正在逐步被打乱。印度在2024年以496万辆的汽车销量,超过了日本的442万辆,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印度的轮胎制造业也在奋起直追。在橡胶界知名的《Tire Business》,发布的2025年度全球轮胎企业排名中:入围亚洲轮胎的10强企业,印度入围的数量在增加,而中国却在减少。
那么最新的亚洲10大轮胎企业座次,出现了如何的变化了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TOP1 亚洲独一档:普利司通(BRIDGESTONE)
在亚洲轮胎行业,普利司通是独一档的存在,在全球范围内也足以媲美米其林。2024年度普利司通实现销售额247.7亿美元,仅比米其林少了约9亿美元,居全球第2位,而比第3名的固特异高出近65亿美元。
TOP 2:住友橡胶
亚洲第2大轮胎厂商,是来自日本的住友橡胶。这家企业大家也不陌生,它是邓禄普(DUNLOP)和飞劲(FALKEN)两大品牌的拥有公司,在国内江苏常熟和湖南长沙设有工厂。
2024年度这家轮胎厂商的销售额为69.07亿美元,不及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马牌和倍耐力,居全球第6位,亚洲第2名,不足普利司通的三分之一。
TOP 3:韩泰轮胎(Hankook)
韩泰轮胎是一家来自韩国首尔的企业,最早创建于1941年,在国内的淮安、嘉兴、重庆等地,建有生产基地。2024年度这家企业销售额有68.45亿美元,居亚洲前三甲。
TOP 4:优科豪马(YOKOHAMA)
优科豪马是一家创建于1917年的日本轮胎企业,在2008年之前在国内称为横滨轮胎。优科豪马同期的销售金额为64.75亿美元,居亚洲第4位。
TOP 5:中策橡胶
亚洲第5大的轮胎厂商,是来自杭州的中策橡胶,始建于1958年。这家企业2025年完成了在上交所的上市,2024年实现轮胎销售额为52.04亿美元,居亚洲轮胎厂商第5位。
TOP 6:赛轮轮胎
来自山东青岛的赛轮集团是全球第10大,亚洲第6位的轮胎企业,2024年它完成了43.63亿美元的销售额。作为一家成立于2000年之后的企业,能有现在的体量,也是很了不起的了!
TOP 7:东洋轮胎(TOYO)
日本东洋橡胶所属的东洋轮胎,创建于1945年,是日本又一家入围亚洲10强的轮胎企业。2024年度这家企业的销售额为34.33亿美元,居亚洲第7位。
TOP 8:锦湖轮胎(kumho)
锦湖轮胎创立于1960年,总部位于韩国,是亚洲第8位的轮胎厂商。2024年其销售额为33.2亿元美元,同比有7.24%的增长率。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锦湖轮胎的大股东是青岛双星集团。
TOP 9:MRF轮胎
2024年来自印度MRF轮胎,实现了9.45%的大幅增长,以32.78亿美元的销售额。这家成立于1946年的轮胎厂商,首次入围亚洲轮胎10强。而被挤出10强的轮胎厂商,是来自我国台湾省的正新橡胶。
正新橡胶在2024年度榜单中位居亚洲第8位,2024年营业额下滑了10.1%,仅有29.98亿美元,居亚洲第12位,而第11位则是烟台的玲珑轮胎。
TOP 10: 阿波罗轮胎
同样来自印度的阿波罗轮胎(Apollo Tyres),在2024年完成了30.82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亚洲第10位。这家企业创立于1975年,与MRF轮胎一道被誉为印度轮胎双雄。
除了上述亚洲10强轮胎厂商之外,2024年度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的企业
还有:中国的玲珑轮胎(30.69亿美元)和正新橡胶(29.98亿美元),新加坡的佳通轮胎(29.44亿美元),以及韩国的耐克森轮胎(22.73亿美元)。
《Tire Business》2025年度的全球轮胎排行榜中:亚洲10强厂商中日本有4家,中国、韩国和印度各有2家。可见,日系轮胎企业在整体上,依然是亚洲轮胎制造业的领跑者。
而中国和印度都处于上升的势头。例如,韩国锦湖轮胎被中国企业控股,印度轮胎MRF首次入围10强,都是比较好的例证。毕竟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14亿以上的人口规模,全球前三位的汽车消费市场,未来发展前景更为可观。
在10强轮胎厂商中,有3家企业的2024年的销售增长在9%以上。它们分别是赛轮轮胎(21.06%)、中策橡胶(9.05)和MRF轮胎(9.45%)。
相信未来亚洲轮胎产业的格局还会持续变化,中国轮胎企业的表现,非常值得期待!
另附:2025亚洲轮胎企业10强榜单,数据源于:《Tir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