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财报 侯宇婷 梳理
10月10日,一则宗馥莉已辞职登上各大新闻头条。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截止发稿,娃哈哈的知情人士处获悉,娃哈哈集团召开董事会,除了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外,还任命许思敏为娃哈哈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许思敏自2024年8月宗馥莉接班后进入权力核心 。
而宗馥莉在接掌这家饮料巨头仅一年零14天。
这已不是宗馥莉第一次提出辞职。2024年7月,她曾因“股东质疑经营合理性”首次请辞,后经股东协商复位并巩固控制权。
而宗馥莉在短短一年多的任期内,进行了一场场娃哈哈内部的“革命”。她推动的核心改革可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
“Kelly总对内改革了组织体系,劝退或调整了多位此前身居要职的老人;对外,大幅度改革经销商体系。”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
在人事上,宗馥莉迅速替换父亲时代的中高层,换上自己控股的宏胜集团的员工。用“自己人”巩固权力的举措,但也引发了内部不满。
多种原因导致辞职
1.商标原因
宗馥莉辞职的直接原因,3据多家媒体报道,是商标使用”不合规“。
“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娃哈哈的核心资产。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
据报道,公司决定 2026 年起全面启用新品牌 “娃小宗”,而该品牌归属宗馥莉全资控股的宏胜集团。天眼查数据显示,宏胜已在 2-5 月申请 46 件 “娃小宗” 商标,覆盖饮料、食品等全品类,其中 32 类饮料商标已完成初步审定。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并销售娃哈哈产品,但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这一做法引发了其他股东的强烈反对。
2.股权原因
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可能是宗馥莉改革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根据工商登记信息,娃哈哈股权呈现三方制衡格局: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继承宗庆后,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据了解,“娃哈哈联销体依赖‘保证金 + 返利’模式绑定经销商 30 年,现在要切换品,分经销商可能倒向‘娃小宗’。” 一位山东经销商透露,已有区域开始统计 “娃小宗” 铺货意愿。
宗馥莉仍保留娃哈哈第二大股东身份,不过并不能单独决定公司重大事项,包括“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有消息称,其辞职前已推动宏胜与娃哈哈签订《供应链服务协议》,“娃小宗” 可继续使用部分共享产能,这种 “竞合关系” 或将成为行业新样本。
3.家族内部矛盾原因
家族内部矛盾也可能是宗馥莉辞职的推动力。
随着宗庆后的离世,由独女宗馥莉继承家族企业看似板上钉钉的事,去年底,宗庆后三位非婚生子(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与其女宗馥莉的遗产纠纷案被曝光,宗继昌三人提起诉讼,要求宗馥莉履行父亲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遭受的损失。
2025年8月,中国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冻结该资产,禁止宗馥莉转移或抵押,并要求其披露资金流向”。这对宗馥莉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打击。而最近消息是
宗馥莉方不服原裁决,提出了五项上诉理由,最终被驳回,维持原判。
同时,宗继昌三人还要求分割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尽管宗馥莉已通过遗嘱公证继承了该部分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但这一纠纷的审理尚未终结。
舆论风波并未对业绩有太大影响
2024年,娃哈哈全国饮料销售净收入同比增长53%预估回到700亿区间,这是娃哈哈创立以来的最高增速。
2025年一季度,整体销售净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娃哈哈在含乳饮料和速食粥两个传统优势赛道,依然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辞职后的宗馥莉,并未放弃她的饮料事业。相反,她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品牌——“娃小宗”。“娃小宗”推出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为4元,与传统娃哈哈包装形成鲜明隔离。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至5月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的商标。预示着宗馥莉已经为脱离娃哈哈独自创业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