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能替代小杨哥顶流热度的网红,莫过于95后影视飓风Tim了。
这几个月不断登上热搜,从“100小时荒岛直播”到买下杭州一个小镇所有写字楼当办公区,最近还跟罗永浩对谈,每次举动都能引来全网热议。
图源:网络
毕竟,作为当下现象级的视频内容创作团队,全网拥有几千万粉丝的影视飓风创始人Tim的一举一动,一直受人关注。
最近,在罗永浩深度长谈播客中,Tim透露了自己的家庭背景,他表示,自己小时候在一个相对标准的家庭长大,是工薪阶层。Tim表示,我爷爷奶奶辈都是农民,我爹属于天才级别的,他自己是从农村里面考上来,当年直接考进浙大,然后托福满分。
他也坦言,自己是吃到了时代红利的人,没有我父母,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没有这个人生了,所以没有什么好辩解的。
Tim还在谈话中完全不避讳自己的野心,5年内的目标是内容达到10亿人观看,目前是不到2亿;并且2028年希望拿到奥斯卡短片奖,虽然有点难度,但或许可以。
家里有托底的底气,Tim做视频的初心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做好内容。而且看过他视频的人都知道,他完全舍得下血本。
比如之前Tim独自上岛,在一座无人荒岛上展开了为期100小时的全程直播挑战。据相关数据,在这场周一到周五的马拉松式直播中,有4150万用户进入过直播间观看,累计观看次数高达1.69亿次。其中,8月15日下岛期间创造了直播人气峰值,而本次100小时直播仅硬件成本就超过300万元。
与此同时,期间未开打赏、未带商单,仅在直播中上架了同款T恤、裤子和电子配件等公司产品。根据蓝鲸新闻,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查询发现,近90天内影视飓风主账号抖音平台直播销售额在1000万-2500万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播客录制现场,Tim突然送了罗永浩一台iPhone17 Pro Max 2TB。
罗永浩表示,非常感谢这个礼物,在现场收到非常惊喜,但同时评价也少不了吐槽,直指手机的拼接设计真难看,比照片都难看。
很多人没看过影视飓风的视频,也不耽误这家公司因为大方出圈,比如最典型的“公司送手机”名场面。
今年苹果17新品推出后,潘天鸿(Tim)发布了公司内部通知,“老规矩,每人一台iPhone17ProMax(也可以自选别的型号),不管你是实习还是刚入职,只要今天这个时点你在公司,你会得到一台。此外,员工需要缴纳的个税将由公司全额承担。”一送手机就是连续4年,网友也是相当的羡慕嫉妒恨。
此前,还因为给员工招聘专职营养师,引发网友热议。影视飓风创始人Tim称,体检发现自己有脂肪肝、高血脂,于是公司要自己开食堂。
更狠的是,公司内部还有一个专门的账号“飓多多”,是Tim直接大方掏钱请员工去全世界最贵的地方体验,几十万一晚的酒店、12万的飞机头等舱、体验好莱坞明星同款等产品,主打一个“壕无人性”。
不得不说,这个烧钱的力度,也就国外的野兽先生可以与之有的一拼。
要说影视飓风的起家,1996年出生的Tim潘天鸿在2014年发布了第一支视频。2016年8月,其注册成立杭州星奥传媒有限公司。
2017年,毕业后回国创办自己的工作室。视频风格开始就相当硬核,砸300多万跟Insta360合作把卫星送到太空,还曾带着几十公斤的设备跑到冰岛拍火山,随处可见各种影像专业术语。有合伙人曾透露,为了内容够优质,成本控制不住、一分钱不赚的项目都有好多次。
很多人说,Tim能敢这么不计投入,背后是靠家庭助力。
Tim的父亲是潘水苗,现任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及圆通速递(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
图源:网络
在之前一次采访中,有UP主向Tim念了一些截取的网友言论:“要是没有他爸,如果他的学习成绩有文中说的这么差,他有机会留学吗?他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公司吗?他经济实力有给他折腾这么多次直到他成功吗?要没有在家里,很可能我们某一天会看到他送外卖。所以人要飞跃,不靠时代就靠投胎。”
对此,Tim表示,“似乎也有点话糙理不糙,但我只是想讲一个点,就是我小时候,一直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吧,家里面确确实实就是标准的工薪阶层。因为我爹是真的从基层员工一点点做起来的。我真正知道家里面开始有积蓄,应该就是在初中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任何必要去否认,就是没有爸妈的帮助我也能成功,这个我觉得是一个纯伪命题。”
很多人想知道,投入这么多钱,影视飓风还赚钱吗?
在一次与UP主对谈时,影视飓风创始人Tim潘天鸿在节目中分享了公司运营的核心细节。其中,Tim意外披露——影视飓风当前最赚钱的业务并非大众熟知的视频制作或内容创作,而是电商板块。
他们能从高质量的影像内容创作成功扩展到多元化的商业盈利,核心在于不止于广告,而是构建了以电商为核心,广告与内容定制为两翼,并不断探索新可能性的复合型商业模式。
他提到,仅一款T恤单品今年就已卖20万件。而此前最赚钱的业务是TVC广告,如今营收占比已经降到了10%左右。
根据大象媒体官方报道,第三方数据显示,近30天影视飓风账号销售额约为750万—1000万,影视飓风官方旗舰店账号销售额约为100万—250万。
不得不说,影视飓风的赚钱模式,学得就是海外的野兽先生。野兽先生曾在采访中透露,制作视频的成本极高,单集视频最高达400万美元,高昂的制作成本也是压力。
图源:网络
野兽先生也同样不靠广告作为赚钱主力,而是卖个人品牌IP文创,比如他的巧克力品牌Feastables已经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财报显示,其6.25亿美元总收入中,视频广告分成仅占10%,而自创巧克力品牌 Feastables 贡献了40%的营收,成为营收扛大梁,“野兽先生”还推出了MrBeastBurger快餐品牌,年销售超过1亿美元,以及联名玩具、数据平台 Viewstats 等业务构成,收入相当多元化。
“人们记住的不是我花了多少钱,而是我敢不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2025年的一次采访中,“野兽先生”曾说过内容创作的核心逻辑。这种单集视频成本相当于一部小型电影制作费的“好莱坞级”的内容投入,同样也是影视飓风的爆火出圈逻辑。
不得不说,影视飓风在商业上的成功并非高枕无忧,也面临着挑战与抉择。
第一,是规模化之困与破圈探索。
创作者最难的一点在于“无法像产品一样规模化”。视频内容每次都需要重新创作,而且,专业很多时候就意味着小众,如何让更专业的内容触及到更下沉大众的市场,这也促使影视飓风不断尝试破圈,从专业的数码测评,转向更能触达大众的大众内容如荒岛直播,以提升影响力和商业空间,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显然一直是难题,也是影视飓风一直在突破的。
其次,是高成本与高收益的压力并存。
影视飓风的内容一向以高规格、高成本著称。例如“100小时荒岛直播”仅硬件成本就超300万元。在这背后,他们追求极致的画质和体验,但在国内视频平台普遍压缩码率以节省带宽成本的背景下,其精心制作的内容在观众端可能无法完全呈现最佳效果,这也曾是Tim吐槽的点。
但对于未来,Tim显然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团队并未满足于当下的商业成就。他透露了5年内内容达到10亿人观看的目标,要成为全球的顶流,未来或许还要进军更多产品领域,有拍摄奥斯卡级别短片的梦想,甚至有一个“去火星”的宏大设想,野心越大、难度越大,对成本和精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此外,这些网红公司都逃不过一个魔咒:太过依赖创始人IP,同样是一把双刃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司的一切都离不开创始人Tim的光环,一旦他本人发生负面事件也显然会影响公司的发展。
图源:网络
最后话说回来,影视飓风能赚钱,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在一个不差钱,没有变现焦虑的环境开始,有一个专为优质内容生产的初心,凝聚粉丝和影响力,然后成功地将这份影响力通过电商、广告、定制服务等多种渠道变现,不断扩展内容的天花板。
从一个垂直的影视教学频道,成长为一个具有强大品牌IP和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内容公司,从它的发家历史来看,很难轻易复制下一个影视飓风,这个世界也许也永远只有一个影视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