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撤单!荆州首富提款计划告吹,10个亿说没就没了 国资撤单!荆州首富提款计划告吹,10个亿说没就没了
创始人
2025-10-20 13:22:20

谁能想到,眼看就要到手的10个亿,竟因为一场“脚踏两条船”的博弈,说没就没了。

最近,良品铺子一纸公告,宣告实控人杨红春与武汉国资的股权交易正式终止,原本想套现10个亿的“荆州首富”,不仅提款计划告吹,还惹上了官司,连股权都被法院冻结。

事情要从2025年5月说起。那时,杨红春已经和广州国资旗下的广州轻工工贸集团达成了初步协议,打算将手中部分控制权转让给对方。广州国资也按流程完成了尽职调查,就等着签正式合同了。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广州国资左等右等,杨红春就是迟迟不签协议。国资甚至发去了正式的催促函,杨红春方面也没有给出明确回应。

广州国资这边还在纳闷,那边杨红春却在两个月后,突然宣布与武汉国资签署了正式股权转让协议,价格还和之前谈的一样。

这下广州国资彻底明白了,自己是被当成谈判筹码的“备胎”。一怒之下,广州国资直接将杨红春告上法庭,并申请冻结了他已经签了协议要转让的股权。

股权都被法院冻结了,交易还怎么进行?武汉国资只能选择“撤单”,不买了。

一场看似板上钉钉的交易,就这样因为实控人的“摇摆不定”而彻底泡汤。

很多人可能会问:杨红春为什么要冒着违约的风险和武汉国资签协议,背后原因可能只有杨红春自己才知道,但他为什么要提款倒是能从良品铺子的账面上看出些端倪。



这家曾经被誉为“新零售第一股”的企业,自2023年起营收就开始下滑,2024年更是陷入亏损。到了2025年,业绩下滑的势头不仅没有止住,反而愈演愈烈。

讽刺的是,良品铺子的毛利率并不低,常年维持在25%以上。相比之下,市面上那些量贩式零食品牌的毛利率还不到它的一半,却依然能赚钱。

这让人不禁质疑:高端零食的商业模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回望2020年,良品铺子刚上市时风光无限,发行价11.9元,三个月内就被炒到80多元。杨红春也凭借75亿元的身家,成为当年的“荆州首富”。

然而五年过去,良品铺子的市值已经缩水到不足50亿元。杨红春的个人持股中,有超过50%已被质押,或许这些,就是杨红春想要提款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在同样的转让价格条件下,执意要卖给武汉国资,我们只能猜测,可能与乡情有关吧,杨红春是湖北人。



杨红春出生于湖北荆州,就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失去的荆州。

1997年,大学生不再分配工作,杨红春从湖北工业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没有回老家,而是南下去了广东佛山,在科龙电器做起了营销策划。

做了没多久,杨红春发现:光出点子不赚钱,一线销售才是真金白银。于是他主动申请转岗,没想到这一转,彻底激发了他的销售天赋。

由于业绩突出,他很快被提拔为分公司总经理。在那个年代,省级分公司老总手握定价权,收入相当可观。

杨红春在科龙干了六年,不仅买了两套房、一辆车,还攒下了不少存款,这些积蓄,成了他日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2005年,科龙被海信收购,杨红春选择离开,回到武汉开始筹划自己干点事情。

零食这个方向,是在久久鸭考察的时候想到的,卖个鸭子都能这么火,要是把全国的美食都放在一起卖那还得了?

说干就干,2006年,第一家良品铺子门店在武汉开业。

良品铺子这个名字不是杨红春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众筹搞出来的,据说当时从300多个候选名字中脱颖而出,寓意“良心的食品”。



有多年的营销经验,杨红春的生意铺开得很顺利,凭借免费试吃的策略,当年就开出了6家店铺。第二年,又在湖北各地开出了22家。

然后2008年开始走出湖北,进军湖南、江西、四川等地,2012年又成立了电商公司,线上线下一起发力,一路高歌,直到2020年成功上市。

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但正如前面所说,良品铺子也没逃脱上市公司的变脸魔咒,IPO三年后(2023年)就开始滑坡了,然后就有了前面与两家国资谈“卖身”的情节。

如今,杨红春面临的局面可谓进退两难。

一方面,武汉国资已经撤单,交易彻底黄了;另一方面,广州国资和他对簿公堂,即便最后和解,信任也已经破裂。

根据协议,杨红春违约需要赔偿广州国资500万元,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

当然,这点钱不算多,但如果不能和解,杨红春如果输了官司,有损个人信誉,会影响以后再找买家。

当然,谁离开了谁都能活,只是,杨红春的提款需求是明摆着的,再要去找像这么合适的买家,恐怕不确定性就大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大券商停牌,A股重磅大事来了... 文/中新社记者 夏宾19日晚,中金公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三...
李雪军任东莞控股总裁 李雪军 ... 11月19日,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公告显示,李雪军任东莞...
发生了啥?全球股市只有A股在跌... 今天的A股让我们看到了量化、风格、机构年底结账对市场的扭曲,全球都在涨,只有A是股市跌的。今天凌晨英...
建行深圳分行领420万罚单:为... 2025年11月,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了最新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因多项违规操作,被处...
ST纳川一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 中经记者 庄灵辉 卢志坤 北京报道11月18日晚间,ST纳川(300198.SZ)发布公告称,其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