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三大股指收涨,沪指逼近4000点,卫星产业ETF(159218)收涨1.8%,单日“吸金”6284万元,连续五日获资金净流入超1.4亿元,最新规模超6亿元创上市新高。
中航证券研报指出,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近一年来,卫星产业指数涨超25%,显著跑赢中证军工指数(14.01%),领跑军工板块。
从产业端来看,产业发展迅速,中金公司军工机械首席分析师刘中玉近日指出,卫星产业正处关键拐点,其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属性凸显,预计年内仍有众多催化因素。
据财联社,近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与此同时,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政策与牌照发放也在加速推进。中航证券在研报中称,根据我国目前披露的主要巨型星座建设计划,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市场空间规模预计可达250亿元至460亿元,地面设备市场空间规模可达267亿元,服务端市场空间可达227亿元。
8月27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设备进网等许可审批工作。
国信证券表示,这一政策突破,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推动产业链从“制造-发射”向“运营-服务”延伸。
卫星产业ETF(159218)作为全市场首只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的标的,成份股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导航通信应用等上中下游企业,今年以来份额增长354.71%,帮助投资者便捷把握产业发展整体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