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其中13次提到了“房”字。
这比5年前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及“房”字的次数多了4次。
先看对房地产行业的最集中一段表述: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看起来上述提法之前都提到过,但有两点还是值得注意的。
第一,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
这意味着保障房供应主要是兜底,供应结构将有所变化。未来配售型保障房将不再可以在若干年之后换成红本上市。保障房跟商品房彻底分道扬镳。
第二,“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未来改善型住房将增加,刚需房供应将下降。
此外,文件说:
1、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管理办法。
点评:限购、限价、限售等政策将进一步清理。未来北上深有望进一步松绑楼市。
2、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
点评:“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主要是对国企或地方政府来说的。
3、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依法盘活用好闲置土地和房屋,分类保障乡村发展用地。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点评:这对于农村集体是利好。
4、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及了“房”13次,但只提及了资本市场三次,分别是:
1、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流动顺畅的劳动力市场、转化高效的技术市场。
2、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
文件还4次提及城镇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段表述是: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超大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优化城市规模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扎实推进边境城镇建设。
这段表述其实也跟房地产行业相关。
最新文件显示,房地产在十五五期间依然受到重视,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