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反弹,热门中概股普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25%,小鹏汽车大涨16%,百度涨超5%,腾讯控股ADR、美团ADR均迎来反弹。内地市场,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11月11日继续上涨,截至发稿涨幅0.20%,昨日收涨1.55%。
近期,受海外扰动、外围流动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出现一定的震荡,截至11月10日收盘,恒生科技指数距离10月3日高位的6715点已回撤超8.5%,但南向资金“抢筹”港股的热情不减。据Wind,11月10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港股达66.54亿港元,为连续第14日净买入港股。截至11月10日,2025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突破1.3万亿港元,大幅超过去年全年。
从估值水平来看,港股科技类资产更具备估值优势。以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为例,据Wind,截至2025年9月30日,其追踪的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市盈率(PE-TTM)为27.6倍,对比同期纳斯达克指数的42.95倍和创业板指的45.44倍估值更低。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当前港股位置不高,对比历史和海外均有上行空间,短期内调整后配置性价比也更为凸显。估值盈利匹配视角下,中期港股估值有进一步抬升潜力。2026年港股增量资金或更为明确,低配+美联储降息背景下,外资有望继续回流,南向定价权提升背景下,港股明年的流入规模有望超1.5亿港元。
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追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作为港股通产品,不占用QDII额度,并且支持T+0交易。
从过往表现来看,在多个时间周期中,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的标的指数均展现出更强的上行弹性。
据统计,自2017年初至2025年三季度末,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达209.77%,大幅跑赢同期恒生科技指数的76.26%。在2024年初以来的这轮全球AI产业浪潮的行情中,截至2025年10月21日,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所追踪的指数累计上涨147.29%,同期的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为99.88%;区间两者的最大回撤相当。近一年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累计上涨38.09%,跑赢同期恒生科技指数26.72%近12%。

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科技ETF招商(159125)的标的指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行业分布更为均衡,截至三季度末,在电子(23.16%)、传媒(19.7%)、商贸零售(17.44%)、医药生物(11.86%)及汽车(11.22%)等核心科技领域均衡配置。相比之下, 恒生科技指数中未涵盖创新药,因此未能“吃到”2025年以来创新药的上涨行情。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美团、中芯国际、比亚迪股份、快手、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理想汽车。
2026年,港股的机会如何把握?中金的最新研报分析指出,2025年港股的上涨主要由流动性和风险溢价贡献,更多的是估值而非盈利。展望2026年,港股市场的盈利或将体现在结构性亮点上,因此或可重点聚焦产业结构(如AI科技)、海外需求映射(新兴产业链与美国需求)。综合来看,中金建议超配AI软件与硬件、电新(产能出清&外需映射)、化工(产能出清&外需映射)、创新药。同时,从资产定价的逻辑看,2026年应继续适度保持港股红利资产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