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华金融评论》王茅
近期A股调整得比较明显,日内波动较大,原因在于,大资金在进行调仓再平衡,与此同时,上证指数在4000点一带整固的时间越长,后期上攻的力量就越强。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要将眼光放长远,短期看到的都是情绪,长期则可以看到逻辑。
近期A股日内波动较大的原因
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大资金在泛科技板块中的仓位提升超过10%,至接近40%,创历史新高。如此之高的仓位难以持续,大资金无疑会进行调仓。
历史上基金“抱团”的情况时有发生。回溯2009年,大资金“抱团”了银行股,仓位一度高达35%。彼时的银行股,是名副其实的成长股,原因在于,那时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企业纷纷贷款,银行利润丰厚。
近期数据还显示,三季度中游制造和资源类的仓位也双双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消费板块的仓位下降,这与之前经济的表现有关。此外,金融服务类(券商、银行)的持仓也在下降。
持仓数据公布后,资金再平衡不可避免。泛科技的仓位正在下降,而那些没有被证伪且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有限的类股,可能获得青睐。

为何说有色、“反内卷”类股没有被证伪?
哪些没有被证伪?比如资源类股(有色),“反内卷”股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由此可见,“反内卷”已经成为未来五年我国的一项方针,而不是短期手段,事实上,“反内卷”与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有色(黄金、铜、铝等)股表现强劲主要受全球宽松预期、供需结构改善及新兴领域需求爆发三重驱动。
关于黄金,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去美元化是长期趋势,黄金配置需求激增。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走弱推升金价。俄乌冲突、关税战等地缘风险加剧。
铜是绿色转型下的“新石油”。需求爆发,AI数据中心、电网升级、新能源车(单车用铜量翻倍)拉动需求,占新兴领域20%。供给刚性,全球铜矿事故频发(2025年减产8%)、高品位资源枯竭,库存仅覆盖12天消费。
关于铝,需求升级,新能源车轻量化(单车用铝220-252公斤)、光伏框架需求爆发,叠加“铝代铜”技术普及(成本降30%-50%);库存低位,全球库存仅够12天消费,2026年预期缺口36.5万吨,铝价易涨难跌。
展望未来,黄金长期受益货币信用重构,短期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铜铝则受绿色转型需求刚需推动,供给约束下价格韧性较强。
短期看情绪,长期看逻辑
今年10月份的经济数据已出炉,其中CPI数据是亮点,同比数据转正,这增加了市场对于经济复苏的预期,如此一来,近期一些消费股就有所起色。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还是需要将目光放长远,短期看到的往往是情绪,拉长时间,看到的则是逻辑。
比如黄金,去美元化是趋势,如果从年初到现在一直持有,那收获颇丰。如果是近期才“介入”,那就需要给些耐心,市场短期走势往往很难把握。
注:文章是作者对投资的一些思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 | 王茅
审核丨丁开艳
责编 | 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