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理财 ”
小白轻松入门~

晚上好,我是简七编辑部的艾小白~
我从小就是一个快乐花钱的人,信奉「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但工作后我发现,这句话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有点奢侈。
我是95后,有个同学,比我早两年工作。等我毕业时,她已经是我们同学里第一批攒到30万的人了。(对刚工作两年的人来说,这真的很厉害)
但她一直觉得不开心,觉得钱不够。
她坚持住在20平米的小屋里,为了存钱买房; 她喜欢奢侈品,却不敢花在自己身; 偶尔花一次,马上又会陷入深深的愧疚。
她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我们努力赚钱、存钱,为什么花出去时反而不快乐?
最近,我读到摩根·豪泽尔的新书《金钱的艺术》,有了新的体会:花钱本身不会带来快乐,关键在于你怎么花。
01 为什么有钱也不快乐
摩根提到一个词:「多巴胺跑步机」。
在我们想要获得某样东西时,大脑真正想要的不是那个物品,而是多巴胺带来的「期待感」。
但多巴胺天生永不满足,它总是想要更多,总在期待下一个。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有5万时,会羡慕有10万的人。有10万时,又会羡慕别人买了房、换了车。
对刚工作的我们来说,这种感觉也特别明显——
实习时,觉得转正就好了; 转正后,觉得月薪过万就满足了; 月薪过万,又开始焦虑买不起房。
就好像一场无法结束的游戏,那种「够了」的感觉从来没有出现过。
可到底要多有钱,才能享受快乐呢?摩根写了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公式:
心理财富 = 你拥有的 - 你想要的(What you have−What you want)
换句话说,快乐的关键,不来自你有多少,而是你想要多少。
摩根说,自己的岳母是他在有生之年,认识到的最快乐的人之一。
她拥有的钱财不多,靠微薄的社会保障金生活,但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能尽情在小花园里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拥有和想要之间的差距,让她拥有了巨大的心理财富。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钱不够,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多少。如果「想要」没有尽头,那再有钱也不能快乐。
02 钱应该花在哪里
我们经常会说,要把钱花在「刀刃」上。但哪里才是「刀刃」呢?
这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问题。因为同样的东西,对有着不同成长、不同经历的人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就像我朋友特别想买房,为了攒买房钱,她情愿现在过得节省些。但对我来说,租房更自由,我更愿意把钱花在当下的体验上。我们俩,谁都没错。
那,对我们个人而言,有没有方法判断一笔钱该不该花呢?
摩根给了一个判断思路:「美好人生 = 独立性 + 目标感」。他认为,钱应该花在让你更自由、更真实的地方。
1-独立性:买自由,不买束缚
摩根说,他会在一个地方不计成本地花钱,就是买自由的时间,让他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
对我们来说,即便钱没有那么多,也可以实现小一点的自由:
比如错峰请个假,陪父母短途旅游; 比如攒够6个月生活费,给自己更多的底气; 再或者是花钱学个技能,让自己有更多选择。
正确的花钱,是让我们有选择权,而不是被钱牵着走。
所谓被钱「困」住,不光是花得太多把自己套住,也包括什么都不敢花的状态(说实话,这个困境更隐蔽)。
像书里提到的NBA员肯巴·沃克,因为挥霍无度,最终破产,连住哪里、穿什么,都由破产法官决定。
而我那个攒了30万的朋友,也因为不敢花钱感到痛苦。不太敢换个更舒服的房子,也不太舍得奖励一下自己。
所以在决定花掉或不花一笔钱时,不妨问问自己:「这笔钱会让我更自由,还是被束缚?」
如果能换来时间、陪伴和心安,这是值得的。但要是会让我们背债、焦虑,就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2-目标感:为自己花,不为面子花
光有独立性还不够。想象一下,如果你已经有钱、有闲,但每天醒来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活,会快乐吗?
所以快乐花钱的另一个要义,就是要有目标感,知道自己为什么花。
比如我妈,就是我见过最会花钱的人。
她换智能马桶,是为了让家人更舒服;给我买运动装备,是希望我找到让自己快乐的爱好。
她的每一笔消费,都有明确的目标:花在重要的人和事上,不为炫耀,也不为攀比。
对我朋友来说,如果买房是为了实现心目中的好生活,这会让她更有动力赚钱和存钱。
但如果是因为周围人都买了,不买显得混得不好,就是为他人的目光买单,可能买了也不会快乐。
因此,目标感还要我们想清楚:「花这笔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还是为了取悦别人?」
如果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让我们更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它就花对了。
03 有时候「没花」更遗憾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会纠结:不知道该为未来省钱,还是该享受当下?
摩根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最好的花钱方式,是最小化未来的遗憾。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有时候我们回看过去,当初「没花」的遗憾,比「花了」更大。
想给父母买点好的,又觉得太贵没必要;想给自己的爱好花点钱,又怕浪费钱。可等爸妈身体没以前那么好了,或者那段热情慢慢淡了,我们才会后悔。
不留遗憾当然重要,但花钱也不是为了花而花。
我们怎么把钱花在能让我们持续开心的地方呢?摩根的建议特别实用:
第一,在预算范围内,小额尝试不同类型的消费。
比如——
提升技能:先买本书或找找免费课程,别急着报大几千的班 健身:先买月卡看看能坚持多久,别冲动办年卡 学理财:先拿100-500块,试试水
第二,对那些不起作用的,快速淘汰;对那些让你快乐的,加大投入。
花钱之前,这里还有一个快速决策的小技巧。我们可以试想这两个问题——
想象一年后,我会不会庆幸花了这笔钱? 如果没人知道我买了这个,我还会买吗?
如果答案都是「yes」,那就别犹豫。这足以说明,这笔钱在适当的时候,花在了你真正重视的地方。
04
好啦,关于「怎么花钱才能更快乐」,今天就先聊到这。
说到底,钱不在多,够买真正想要的就好。而想要什么,答案就藏在我们想成为谁、想过怎样的生活。
刚工作时,我们拥有的也许不多,但我们可以让「想要」更清晰、更真实,把钱花在对我们真正重要的地方。
更何况,比起金钱,时间才是我们人生更宝贵的财富。
希望今天开始,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让我们更自由、更满足,也更像自己~
p.s. 学会花钱是开始,慢慢让钱生钱,生活会更从容些。
这个11月,我们推出了,价格更优惠,还新增了主题月社群。
如果你也想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索、一起成长,期待你的加入~
扫码了解一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