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住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财报显示,华住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会员规模突破3亿,三季度会员预定的间夜量占比达74%;推出全新的中高端品牌“全季大观”,完善华住的中高端品牌矩阵。
第三季度,华住酒店营业额306亿元
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为749家

华住集团经营业绩稳步攀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今年第三季度华住集团的酒店营业额为306亿元,同比增长17.5%。报告期内,集团收入达70亿元,同比增加8.1%;经调整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加10.8%;经调整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5亿元,同比增加18.9%。截至三季度末,华住集团全球在营酒店总数为12,702家,同比增长17.1%;在营客房总数为1,246,240间,同比增长17.3%。其中,华住中国在营酒店总数为12,580家,在营客房总数为1,220,297间,待开业酒店数量为2,727家。
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表示:“在第三季度,我们依托轻资产模式实现强劲网络扩张,同比保持稳定的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带动收入超越指引上限,并带来经营利润强劲增长。”华住中国在有序推进网络规模化扩张之同时,通过旗舰店、新店与老店的协同定价、促销管控及激励机制优化等一系列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入住率(OCC)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推动了日均房价(ADR)的同比正增长,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则基本持平。
第三季度,华住中国新开业酒店数为749家,平均每月新开业酒店约250家,这一数据创下年内单季度新高。数据显示,三季度华住中国日均房价、入住率和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304元、84.1%和256元,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并分别达到2024年同期的100.9%、99.2%和99.9%,显示出华住中国在规模化与精益增长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华住会员规模突破3亿
领跑行业,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华住会会员数量同比增加了17.3%,总数突破3亿,为全球第一;第三季度会员预定的间夜量同比增长19.7%,数量超过6,600万间夜,占比达到74%,放眼全球同样处于领先位置。
业界分析,上述数据显示华住会员体系之成功,其直销能力占比已达74%,远超第三方平台;且第三季度会员预订同比增19.7%,说明华住会员的黏性”日益趋高。
华住方面透露,“下一阶段,还将通过进一步完善会员权益、拓展积分应用场景,以及深化异业合作等多种形式,提升集团直销能力并培养更强的会员黏性。”
华住中高端门店数量同比增25.3%
华住有了“全季”,为什么还要做“全季大观”?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华住在营及待开业的中高端门店数量已成功突破1,600家,同比增长25.3%。
近年来,华住集团持续推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发力打造“中高端品牌矩阵”,如新版本的汉庭,协同全季与桔子在中档市场的持续发力,令华住中国在低线城市的布局精准呼应了消费者期待与行业发展趋势;作为全季品牌升级之作的“全季大观”,则为华住集团品牌矩阵接上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华住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季琦用3年时间,亲自考察过全国278个地级市之后,提出了中国酒店业三个“三个市场”的概念。
从地域维度看,中国市场呈现出鲜明的梯度特征:发达市场(1线、强2线城市)、省城市场(2线城市)和县域市场(3、4线城市)各具特色。数据显示,县域市场的连锁化率不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这些市场的基础设施正在快速完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为酒店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消费能力维度分析,奢侈消费、中产消费和平价消费三个市场并行发展。其中,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他们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推动着酒店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出行成为人们最大的加法和增量,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他们不仅关注住宿的基本功能,更注重体验感和审美价值。
从年龄结构维度观察,青年市场(18-35岁)、中壮年市场(36-59岁)和银发族市场(60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消费特征。季琦谈及:“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他们在富足环境中成长,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对酒店产品有着更高的审美要求。这种代际变化正在深刻改变酒店业的竞争格局。”
在此背景下,华住集团正式发布全新品牌“全季大观”。作为一次从“酒店”到“生活方式”的升维,该品牌承袭全季酒店的成熟基础,以更开阔的“大观”格局,融东方美学于旅居场景之中,传递“始于旅程,归于生活”的理念,并携手顶尖艺术家与美学家共同打造独特的东方审美体验,通过营造东方雅韵场景,不仅在旅程中得到高品质的住宿体验,更传递一种可融入日常的审美与文化意趣,志在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东方品牌。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