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0月2日,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西学学堂在天津开学,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为今天津大学的前身。
原北洋大学堂旧址现存有南楼、北楼、团城三座建筑,现位于天津市红桥区光荣道2号。
目前,天津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建筑老八校”等称号。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享誉海内外。
1892年,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建成办公大楼,也是中国通商口岸规模最大的租界市政厅,别名戈登堂。该楼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震损。
中国第一座商品博物馆
1904年,在天津建立的考工厂,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座商品博物馆。
1907年,它由北马路旧址迁至大经路(今中山路)新建的劝业会场。新址为洋式楼房,规模扩大,各种用房达130余间,其数量之多,为场内各单位之冠。
中国最早的博览会式建筑群
早在天津人熟悉的“劝业场”开业25年前的1907年,在今日河北区中山公园一带,即有一处堪称北洋工商实业、文化教育示范中心的系统陈列工业工艺产品的场所——劝业会场。
中国第一个“万国建筑博览会”
天津曾被中外媒体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建筑风格中西荟萃、南北交融,其独特景观为世界罕见。
现存有英、法、美、德、意、日、俄、奥、比各国式样的建筑,几乎囊括了世界各种建筑流派。
1898年至1917年,中国近代教育先驱严修、张伯苓在天津改革旧式教育,推进新学,创办了严氏家馆、女馆(设保姆科和幼稚园)、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大学等,形成了“南开系列”学校。
1928年,南开学校已经成为一所包括综合性大学、中学、女中、小学的四部系列学府,为中国第一套完整的私立教育体系。
南开学校旧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四马路20-22号,现存南楼、东楼、北楼、瑞庭礼堂四幢建筑。
中国第一个铁路公园
天津宁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景观,公园前身系清末官立种植园。1930年,北宁铁路局购得此园并规划拓建为公园。宁园是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个公园,亦名北宁公园。
中国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
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朝廷批准,在天津创办北洋电报学堂。20年间该校培育出三百余名毕业生,成为中国电信事业的先驱者。
中国第一所铁路中学
1918年创建的天津市扶轮中学(原天津铁路一中),是中国铁路创办最早的一所员工子弟中学。
建校百年有余,扶轮中学为国家培养出了以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为代表的大批栋梁之材。
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1906年6月13日,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创办北洋女师学堂。直到1928年,该校培养出698位师范本科毕业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夫人邓颖超是其中的佼佼者。
原校址在河北区天纬路,现为天津美术学院。
1906年,北洋法政学堂在天津落成。至1933年底,该校培养历届本科毕业生共1159名。李大钊是该校首届毕业生。
1889年,在天津南运河上建成现代钢桥金华桥,后于1905年重建。随后,天津在海河上建成金钢桥、老龙头铁桥、金汤桥、万国桥(今名解放桥)。
以上所有桥梁都是开启型钢桥,桥梁专家茅以升赞叹:“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天津的一种‘特产’。”
中国第一条公共交通线
1906年,天津建成围城环行的有轨电车路线,不久后形成了白牌、黄牌、蓝牌、红牌、绿牌、花牌电车路线网络,天津也成为了中国最早建立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
中国第一座标准赛马场
天津人都知道马场道,马场道得名于“马场”,大家不一定熟知的是,这个“马场”曾是天津的又一个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