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
在我祖父母家里,坐上大人的餐桌相当于一种成年礼。光年龄达标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穿长裤。在我的童年时光里,这种着装的改变并非小事:它象征着成熟、尊重和承诺。这些天,在关注欧盟与中国峰会筹备情况时,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欧洲会穿长裤出席,还是继续安于舒适的短裤?
欧盟一直在谈论“战略自主”。一个在确定其对北京立场之前需要等待华盛顿首肯的欧盟,有何自主性可言?一个面对中国每一项技术进步都感到恐慌的欧洲,又谈何成熟?
中国行事具有可预见性、长远眼光,它还有明确的对话意愿。北京要求的不是屈服,而是尊重。它支持一个强大、稳定、自主的欧洲。它寻求的是合作性的关系,远离美国的排他性霸权主义。
当意识形态凌驾于外交之上时,便失去了对话和贸易的机会。
幸运的是,一些欧盟成员国已经理解了中国的重要性。匈牙利、希腊、葡萄牙、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已经与北京一起坐上了“大人桌”。这些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出口、旅游业和全球价值链,而中国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发挥着核心作用。
布鲁塞尔方面将中国定位为“制度性对手”。这个标签对外交而言适得其反。中国在某些领域是竞争者吗?当然是。但它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技术转型、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不可或缺的伙伴。
北京寻求的不是对抗,而是平衡。但这种平衡不能建立在偏见或过去的幻影之上。那个仍然戴着30年前眼镜看中国的欧洲,注定要落伍。在一个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全球互联互通飞速发展的世界里,落后不是一种选择。
俄乌冲突、美国保护主义回归以及金砖国家扩容都是全球格局正在转变的明确信号。
欧洲必须开始做出自己的决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在国际重大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声音。“大人桌”正是为此而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穿上长裤。
本文由西班牙知华讲堂网站7月23日发表,原题为《欧洲必须决定是穿长裤还是短裤出席中欧峰会》,作者是西班牙中国问题专家玛尔塔·蒙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