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乐陕西挖坑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通过添加客服微信【4194432】
2.咨询软件加微信【4194432】在"设置DD功能DD微信手麻工具"里.点击"开启".
3.打开工具.在"设置DD新消息提醒"里.前两个选项"设置"和"连接软件"均勾选"开启"(好多人就是这一步忘记做了)
4.打开某一个微信组.点击右上角.往下拉."消息免打扰"选项.勾选"关闭"(也就是要把"群消息的提示保持在开启"的状态.这样才能触系统发底层接口。)
【央视新闻客户端】
8月6日,据媒体报道,华为已于6月20日向位于德国的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地方法庭起诉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指控其侵犯华为欧洲专利。
这把名为EP2725797的专利剑,直捣传音的核心业务腹地。据悉,该专利涉及“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图像显示模块,原始发明人是华为。
作为曾经的“非洲手机之王”,虽然传音在国内名气不大,但却是活得最滋润的手机厂商之一。
树大招风,传音的麻烦也随之而来。在国内手机市场红海一片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缓过神来,出海非洲、围攻传音。挤压之下,据分析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传音在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同比下滑了5%,整体业绩也有下滑。
面对外部挑战,传音积极求变,频繁官宣加码新业务,寻找第二曲线。亦把手机业务拓展到拉美、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地区,但才走出非洲,专利纠纷就如雪花般袭来。
对此诉状,传音正式回应称,已注意到相关事项,将积极应对,全力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尝试走出非洲的传音,不得不面对来自科技大厂的专利暗战。
据媒体报道,就在华为起诉的前几天,HEVC专利池的另两名成员日本NEC和美国Sun Patent Trust,也先后在UPC德国分庭对传音发难。
HEVC是音视频领域的专利池,加入专利池平台的专利权人之间,可进行横向许可,互谈许可费率。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在2022年的一场活动上透露,在视频领域,目前已有260家厂商、10亿台终端产品通过专利池获得了华为的HEVC专利许可。
这其中并不包括传音,双方的心结也由来已久。2019年10月,刚登陆科创板的传音披露,因手机壁纸侵权被华为告上法庭,并索赔2000万元。虽然这起纠纷最终走向和解,但早已为今日的暗雷埋下伏笔。
实际上,专利授权业务,一直被部分通信企业视为“金鸡母”,以芯片巨鳄高通为例,由于手握大量通信领域专利,专利许可费用是高通重要收入来源。根据高通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高通来自专利授权部门QTL的收入为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4%,占其总收入的13%。
而在今年7月,高通也同样将专利大棒挥向传音,在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起诉传音侵犯其四项非标准必要专利。印度也是传音出海的重要阵地之一。
非标准必要专利又称普通专利,某种程度上,专利持有者在此类专利的的议价空间较大。
据和讯商业了解,双方的争执点主要是在许可费率上无法达成一致。
传音认为,在一些国家,部分专利权人并未拥有或只拥有少量的专利,但要求按照全球统一的费率,诉求过高的许可费,并未考虑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其在特定区域或市场无专利或只有少量专利、以及既有判例存在不同区域提供不同费率等因素。这种做法并未完全遵循公平、合理和非歧视原则。
语带无奈的背后,最终指向的是利益博弈。手机硬件利润本就微薄,若按照高通指定的费率,结合传音当下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足以扼住传音的咽喉。
最坏的结果是,如果未按照专利持有人提出的费率付费,则有可能面临禁售。
业界已有前车之鉴。2018年,诺基亚曾在12个国家对OPPO发起过专利侵权诉讼,彼时,德国法院判定OPPO侵犯了诺基亚的4G/5G专利,导致OPPO及一加手机在德国全面禁售,双方握手言和后才重新开启销售,给国产手机品牌上了现实的一课。
传音在非洲打拼时,鲜有专利难题困扰,源于在那片大陆,商业逻辑更为简洁。然而,当传音踏入印度、欧洲等较为成熟的市场时,猛然间发现以前的玩法行不通了。
传音曾经的炙手可热,带有时代烙印。它填补了非洲市场的真空期,做到了快速占领市场。在那个足够特殊的环境里,本土化设计和渠道成为制胜的关键。
来到这片广袤的大陆之前,传音对非洲本土需求进行了全面、极致地洞察:深肤色拍照优化、四卡四待、超长续航、防尘防汗,这些创新虽不复杂,却命中了非洲人民的痛点。
价格上则主打亲民、有区隔,既有专注于中高端的产品矩阵Tecno和Infinix,亦有面向低端、老年人和预算较低的消费者的Itel,满足不同价位段的群体。
在销售渠道上,传音也与更多选择进驻商圈的品牌不同,更倾向独立的零售渠道,如夫妻店、批发商等。
2022年,华鑫证券在传音的研报中写道,传音协助在非洲的360个经销商,将网络从一、二线的发达区域向三、四线区域覆盖,开设销售门店。
基于这样的渠道打法,传音在非洲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线下网点,甚至在沙漠中都能找到品牌小店,逐渐在非洲织起了一张“生态网格”。
基于此,2023年,传音在全球共卖出1.94亿部手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树大招风,传音的大蛋糕很快便被国产品牌盯上。在国内,随着销量触及天花板,手机市场红海一片,出海、到非洲去,成为不少品牌的进阶关键词。
其中,小米步子迈得最大,采取了跟随策略,价格亲民贴地。例如主推的Redmi 10A和12C,售价仅为75美元和95美元。
同时,小米的营销也没有落下。米粉文化和社群运营双管齐下,将国内的成功经验平移到了非洲,让那里的年轻人也感受到了智能且年轻的小米。
2024年9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出席中非企业家大会,表达了小米入局非洲的决心。他特别提到,小米生态上的电视、可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等,在非洲市场也有机会。
此外,雷军还着重强调了眼下最重要的小米汽车,希望也能在新能源领域与非洲企业强化合作。小米是希望利用“人 手机 汽车”的概念,抵抗崇尚单打独斗的传音。
很快小米的进攻便收到了成效。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在非洲出货量为840万台,市场份额为11%,排名第三,同比增长38%。
小米之外,realme也在攻城掠寨。旗下C系列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和一系列创意活动,精准掠夺了部分传音旗下子品牌Infinix的购买者。
2024年,realme拿到89%的增长,出货量为380万台,一举跻身非洲市场榜单第四。
等传音回过神来,大本营非洲已经被蚕食,不但2025年一季度出货量同比下滑了5%,公司财报数据难言理想,净利润暴跌69.87%,营业收入也下滑了25.45%。
交困之下,传音选择走出非洲。其中拉美和东南亚是传音切入海外的第一站,目前出货量分别排在第四、第三位,年增长率为40%、41%,迎来短暂的开门红。
不过,才刚做出点成绩,专利战的来袭,无疑是个坏消息。
除了告别“只吃非洲饭”的模式,传音还试图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但频繁出拳、落点却散,缺少些章法。
手机之外,传音塑造了数码配件品牌Oraimo、家用电器品牌Syinix以及售后服务品牌Carlcare,将触手伸到更多硬件消费领域。
储能领域也被传音寄予厚望,期望通过旗下钛氪能源相关产品,来解决非洲多个地区普遍存在的电力短缺问题。
今年6月,传音又内部成立了出行事业部,探索两轮电动车相关业务,矩阵包括新品牌Revoo和TankVolt,其中,Revoo主要在南亚、拉美等地区销售,而TankVolt主要面向非洲市场,目前官网已有落地产品挂出。
从上述入局领域来看,都是传音此前相对陌生的赛道。尤其是两轮电动车,这是一门重资产、重运营的生意,从运输、渠道分发到售后,对产应链的考验程度远超手机行业。
据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传音的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正处于上涨的序列,加上电动车前期需要“烧钱”换增长,对于传音而言,利润率将明显承压。
更让市场担忧的是,传音的一系列转型努力,可能要在多年后才能见成绩。24年10月,传音的股价摸到了最高点,为128.01元/股,随后开启了调整时刻,8月7日,传音股价已跌至85.1元/股,市值蒸发超2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