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主办的EmTech China 2025全球新兴科技峰会进入第二日议程,于静安国际科创社区继续举行。会议聚焦四大垂直领域,汇聚全球学术界、产业界及投资界的数十位嘉宾,围绕前沿技术产业化步入“深水区”所面临的具体路径与挑战,展开深度对话。
在“AI大爆发的中场竞速”环节,京东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IEEE Fellow郑宇,Zilliz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谢超以及深势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林峰,分别从城市计算、向量数据库和AI for Science等角度,阐述了AI从参数竞争转向行业实际价值的关键机遇。
可滑动查看图片
随后进行的圆桌讨论中,多位专家进一步指出, AI发展的关键已从追求通用能力转向深耕垂直场景,数据质量与合规性成为比数据量更核心的挑战。
“从代码到物理世界”议题则聚焦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困境与未来前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严骏驰、两届奥斯卡科学与工程奖得主Mark Sagar与远也科技CEO丁也,分别从理论模型、交互虚拟人及可穿戴机器人等角度,展示了技术产业化的多元路径。
可滑动查看图片
紧随其后的圆桌环节,多位产业与学界代表就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的核心障碍与突破方向进行了前瞻讨论。
当天下午,“可持续未来的基石”议题重点探讨AI在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基础领域的融合价值。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长聘教授、副院长贾怡昌与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负责人、高级总监王欣,以实际案例呈现智能技术如何重构研发范式。
可滑动查看图片
之后的圆桌对话聚焦“硅基算力+碳基生命”这一核心价值链,探索跨学科协同的创新范式。
压轴议题“新兴科技的下一个浪潮”聚焦可能重塑未来十年的“技术奇点”。Founders Spac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teve S. Hoffman通过视频分享趋势洞察,星环聚能创始人、CEO陈锐与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电机电子工程副教授、DiamNEX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褚智勤则分别介绍了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与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的最新进展。
可滑动查看图片
最后一场圆桌对话围绕前沿技术从“可行到可靠”的跨越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
至此,为期两天的峰会议程圆满结束,本届峰会完成了一次从宏观战略到垂直深潜的完整思想旅程。从首日关于全球合作与技术转化路径的高峰对话,到第二日聚焦四大前沿领域的落地探讨,凝聚出一个清晰的共识:技术的价值正回归其对产业的实际贡献与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作为承办地的静安市北高新园区,正是这一趋势的现实注脚。其所具备的完整创新链条与活跃的产业生态,为峰会中的前沿理念提供了落地生根的土壤。EmTech China所汇聚的全球智慧与共识,与“活力静安”“创新市北”的动能在此交汇,有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从思想火花走向商业现实,贡献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实践。
记者:蒋文婕
图片:活动主办方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