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孙自法)距今100万年至30万年间的古人类究竟如何迁徙演化?曾多样并存的古人类相互间有何渊源?……这些古人类发展演化进程中的诸多谜题,在学界和社会上广受关注。
实证丹人属于龙人支系
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的最新消息说,出土于湖北、约100万年前的“郧县人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经该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倪喜军主导的研究团队重新分析后,刷新人类演化时间线、改写了人类家谱,实证丹尼索瓦人(丹人)属于龙人支系。
这项对传统人类演化理论提出挑战的重大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9月26日凌晨以《郧县人头骨的系统发育定位揭示龙人与丹尼索瓦人的起源》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不仅揭示出一个与神秘古人类丹人密切相关的演化支系——龙人,更将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尼人)与龙人这一亚洲古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大幅推前,远超此前学界共识。
倪喜军表示,“郧县人帮助我们澄清了100万年至30万年前这段‘中间时期’的人类演化迷雾,它提醒我们,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不知道的远比已知的要多”。
古人类亲缘关系是焦点
研究团队介绍说,虽然人类化石极为稀缺,但近年来,随着古人类学与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标本被陆续发现和命名。其中不少被正式命名为人属的新物种,比如纳勒迪人、吕宋人、巨颅人以及此次研究聚焦的龙人,它们共同揭示出一个曾经多个种并存的人属世界,与现代人祖先共享着漫长的演化时光。
然而,这些新发现化石之间的亲缘关系,尤其是它们与已知人类物种如智人、尼人、海德堡人、直立人等如何联系,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被称为“郧县人2号”的这件头骨化石,由论文第一作者、山西大学冯小波教授于1990年发现于湖北省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出土时已严重破碎变形,研究难度极大,最初主要依据其古老年代被暂归为直立人。“郧县人2号”不仅有可靠的地质年代测定,更是百万年前极为稀少的人类遗存,对厘清人类演化谱系具有关键意义。
呈现原始与进步特征交融
在本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联合复旦大学、山西大学、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伦敦?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