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搜索: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或注册
央视网消息:2月5日,《新闻联播》报道了2024年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发展、大宗商品供应等情况;2023年,我国服务外包合同额执行额实现双增长,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结合近日金融、交通运输、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布的最新消息,一组组数据勾勒高质量发展生动图景,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与澎湃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
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降准。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各家银行把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上缴央行,以保障金融安全。降准后,银行上缴的保证金少了,手里的钱就多了。据测算,降准0.5个百分点,银行手里能多出1万亿元的低成本资金。多家银行也表态,要尽快把这个利好传导到贷款投放中。
降准政策在春节前落地,也能更好地满足银行在春节期间的资金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下调之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大约是7%。值得关注的是,以往的降准基本上都是调整0.25个百分点,而这次下调的幅度达到了0.5个百分点,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多位专家认为,历年春节前受居民、企业集中取现、长假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都会出现较大缺口。这次央行降准政策提前布局,能够满足春节期间的流动性需求,有效促进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在年初,特别是春节前以较大幅度降准,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上的决心,有利于提振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
此次降准让各家银行多出了大约1万亿元的长期资金。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表示,将用这些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农户贷款、乡村建设、房地产市场、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投放。
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在提升市场化水平方面,国家出台反垄断配套规章和重点领域执法指南,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等机制,扩大民间投资空间;出台税费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税负等经营成本。
在提升法治化水平方面,国家取消和调整了33个罚款事项,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推进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在提升国际化水平方面,我国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海关优化营商环境16条促进通关便利化。
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方面,国家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推出109条便民办税具体举措,推广不动产带押过户;全国用电报装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全覆盖,累计为电力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2000亿元。
我国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从立的方面看,我国全面开展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市场的基础制度更加统一衔接;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近九成已建设预留充电停车位,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市场设施更加高效联通。
从破的方面看,针对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我国建立了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组织各地清理妨碍建设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推动开展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的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