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赵平昌:大巴山下的红色印制火种

原标题:《中国金融》|赵平昌:大巴山下的红色印制火种

作者|赵平昌「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3-14期

从炮火中走来的中国印钞造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中钞人的努力,由弱到强、从小到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说中国印钞造币事业是一部鸿篇巨著,那么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岁月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篇章,它们像是隐匿在大山深处的红色印制火种,蕴藏着历久弥新、绵延不绝的能量,激励奋斗的精神、照亮未来的道路。

革命斗争播下红色印制火种

1932年12月,为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徐向前、李先念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6万人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千里大转移,由陕南进入川北后,在通(江)南(江)巴(中)国民党控制相对薄弱的地区,建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为了支持根据地的军事斗争和生产生活,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川陕省工农银行,下设川陕省造币厂,制造苏维埃货币。1934年11月,随着根据地中心的转移,川陕省造币厂搬迁至旺苍县黄杨乡(后更名黄洋镇)一个叫烂槽沟的地方。也因此,旺苍被誉为“红军城”。1935年2月,红军北上抗日,川陕省工农银行停止业务活动。

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川陕省苏维埃造币厂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在特殊历史时期印制的“红色”货币对革命根据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稳定物价、促进贸易、冲破经济封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线建设再续红色印制基因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宣告成立,第一套人民币随即公开发行。这是中国金融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标志着新中国国家银行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货币制度的建立。在随后的近20年中,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相继发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流通货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1965年,针对国际形势剧变,党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鉴于印钞造币的重要性和机密性,新建造币厂迫在眉睫。依据毛泽东主席的“靠山、分散、隐蔽”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旺苍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淳朴的民风,再一次进入党中央的视野。

为了落实党中央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派人经过数次勘察、选址,按照“不占良田好土”和“先生产、后生活”的建厂原则,最终决定在四川盆地北部的米仓山南麓、位于嘉陵江支流东河岸边的旺苍县孙家坝筹建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简称“东河公司”)于1965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公司下设印钞、造纸、机械制造与贵金属提炼、热电四家企业。东河公司建设地址与32年前建立的川陕省造币厂相距仅8公里。红色印制火种在大巴山再度燃烧。

大巴山下党旗飘扬

东河公司建设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上海造币公司机械制造车间、沈阳造币公司造币冶炼车间整体搬迁入川。同时,各家印钞、造币、造纸企业也“择优挑选”生产骨干、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全力支援东河公司的建设。这些来自北京、上海、沈阳、成都、保定等大中城市的三线建设者们,齐聚大巴山下,成为了后来在人民银行系统有口皆碑的第一代“东河人”。

孙家坝虽名为“坝”,但“平坦不过三分地”,当地人常用“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来描述这里的自然环境。加之物资供应困难重重,建设者们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为了东河公司早日竣工,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印制儿女发扬当年的红军造币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披星辰迎夕阳,住干打垒啃干粮,用东河砂造机器,舀东河水造钞纸,肩扛手推修公路,翻山越岭架电线。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沸腾的群山,一封封“决心书”“请战书”抒发着豪情壮志,“火线入党”彰显着建设者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红色印制”的火种在荒凉偏僻的土地上激情燃烧,“为国造币”的自豪感洋溢在“东河人”心中。

1969年,水印雕刻专家袁荣广离开北京,赶赴东河公司。临行前,他在给党组织的“请战书”上写道:“请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在筹建水印车间过程中,袁荣广和他的“战友们”废寝忘食、反复试验、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郑重诺言。

经过数年奋战,这个全国唯一一家集印钞、钞票纸生产、贵金属提炼、供水发电、印刷机械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终于在旺苍大山深处建成。1969年5月,热电厂一机一炉试发电成功;1972年,东河公司进入全面投产时期。在其后的20多年间,东河公司忠诚地履行着为国造币的神圣职责,是国家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印制企业,在多项人民币技术研制、设备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四套人民币的研制中,东河公司负责固定人像水印的攻关和试验任务。这是一项全新的任务。项目组水印雕刻部分由郑新臣负责,袁荣广指挥网笼制作,在北京完成水印雕刻后,由东河公司进行试抄。东河公司一边保证第三套人民币的用纸需求,一边进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张的无数次大试小试。经过近两年的反复摸索和实验,终于实现了新版1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所有纸张的规模化生产,水印质量和防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被印制人誉为“争气机”的72型印钞机由北京印钞公司李根绪牵头设计,在东河公司完成制作、组装、试验。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印钞机,72型印钞机的技术含量达到了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水平,成为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生产的主力机型。

1991年3月3日,东河公司成功生产出带安全线的钞票纸,成为第四套人民币1990版50元券和100元券用纸。

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东河公司培养了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印制队伍,涌现了一大批享誉我国印制行业的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淬炼出“团结、守纪、求实、奉献”的东河精神。被“东河人”称为“三驾马车”的贺晓初、翟诚、殷毅,72型印钞机的设计者、入选世界货币名人堂的印钞专家李根绪,行业著名水印雕刻专家袁荣广,他们所代表的东河精神,堪称红色印制在特殊年代奏响的一段激昂旋律,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

成钞人谱写印制新篇章

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河公司根据人民银行的部署,于1993年整体迁出旺苍,从大山深处搬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在温江杨柳河畔建立起成都印钞有限公司(简称“成钞公司”)。昔日的“东河人”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也许是历史巧合,东河公司在大山深处艰苦奋斗了28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成钞公司今年也恰好“进城”28年。

经过28年的开拓创新,如今的成钞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唯一一家以生产国家法定货币为主,集高端防伪印刷、特种专业纸张生产、金银精炼加工、动力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印制企业。

尽管时过境迁,但“成钞人”依然赓续着“东河人”血液里那种顽强拼搏的红色印制基因。28年来,“成钞人”秉持敬业报国的拳拳之心,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1993年,搬迁工作还未收尾的成钞公司接到了人民银行下达的紧急任务——增产10元券一亿枚。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成钞人”在日夜兼程做好搬迁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拉通一条生产线,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很多从旺苍赶来的人连行李都来不及拆就直接奔赴车间;道路未通,职工们就用板车把设备部件一个个拉进厂房……1993年10月10日,胶印机印出第一张产品;11月1日,生产线全线拉通;12月29日凌晨4时50分,最后一箱10元券装箱入库。“成钞人”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2008年5月12日,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成钞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誓死守护产品安全”。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迅速疏通“生命通道”,短短几分钟内就组织近三千职工安全有序撤离。地震后的清数显示,全公司所有产品一张未少。“钱积如山,德立千仞;钱流如川,心如止水”。在灾难面前,“成钞人”体现了自己的使命担当,表达了对印制事业的无限忠诚。成钞公司也因此被中华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如今,身处繁华都市的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货币印制基地,正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公司主研发的“SD凹印对印技术”荣获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公司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是四川省百强企业。

回首往事,东河公司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大山深处那一排排简陋厂房和宿舍、一台台轰鸣的机器、一个个拼搏的身影,始终激励着新一代“成钞人”怀着热忱与自豪,忠诚印制,为国造币。

(责任编辑 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