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美国国债,背后其实是一盘大棋。
美国财政部5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家均增持美国国债,其中英国的持仓规模增至7793亿美元,超过了我国的7654亿美元,这也导致英国超过我国成为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
其中,日本3月增持49亿美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而英国持仓规模增至7793亿美元,是美债第二大持有国。
而当月,我国则净卖出了189亿美元的长期美债。
现在,压力给到了日本。
在2019年之前,我国一直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一直到当年被日本取代。数据显示,这一次也是英国20多年来首次超越我国,跃升为美债第二大海外持有国。
整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海外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仍然保持强劲买盘,当月美债海外持有规模增加2331亿美元,升至9.05万亿美元,未出现大规模抛售迹象。
而我国提前抛售美国国债,好处在今天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就在4月2日,特朗普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后,引发市场大幅度抛售美国国债、美元和股票,此时我国反而成了最大的赢家。
当然,除了超前的眼光之外,这一次抛售美国国债,背后还有三大因素。
有一个时间点非常重要,那就是2019年。在这之前,我国还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但2019年之后,就被日本超越,到了今年3月份,又被英国超越。
为什么?
起因当然是抛售美债了,但我国为什么要抛售美债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美国开始针对我国了;从2018年的单方面加征关税开始,美国就一直把我国当作竞争对手,试图全方位遏制我国崛起,这个时候抛售美债,也是构建“去美元化”的安全网,最终我们的目标就是外汇储备多元化,以降低对美元的单一依赖。
我国外汇储备长期稳定在3.2万亿美元规模,但美债占比从2014年峰值45%降至2025年3月的23.9%。
这一调整背后是通过“抛债购金”的策略来实现的:2024年央行增持了黄金182吨,2025年4月黄金储备达7377万盎司,较2022年增长41%,最终形成了“黄金+本币+多元资产”的新储备体系。
当然,黄金的收益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最近几年的黄金收益大涨,背后有多重因素,因此为了抵御这一风险,我们也在积极扩宽投资渠道。
通过设立外汇投资公司引导资金进入港股、一级市场美元基金等领域,同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额突破120万亿元,这些都为储备资产开辟了更高收益通道。
关于这一点,最赤裸裸的例子应该就是俄了。
2022年俄乌冲突中,西方冻结了俄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案例,凸显美元体系的地缘工具属性。
作为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就不得不考虑,如果外汇储备中,美债占比太高的话,万一被美国随便扣个帽子冻结我们的外汇储备,最终伤害的只是我们自己。
因此,抛售美债不仅仅是提前预判了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会引发抛售潮,更是应对美国“金融武器化”的威胁。
2025年特朗普重启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动荡,而我国在3月减持恰逢美债收益率单周创2001年来最大涨幅至4.59%。
这种“危机前置”的操作有效帮助我们规避了美国潜在的金融制裁风险。
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美债在今天,恐怕已经不是最好的价值投资标的物了。
最近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都将美债评级下调了,这背后也反映出了美债价值正在重估。
为什么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都将美债评级下调呢?
风险,是其中很大一个因素。
目前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就占到了美国财政预算的15%。世界首富马斯克更是警告“美债暴雷将致美元一文不值”,而我国减持美债是对债务可持续性的理性回应。
为此特朗普甚至还聘请马斯克担任效率部的负责人,负责调整美国的财政预算,目标是缩减万亿美元开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马斯克自己也做的并不好,毕竟作为好几家企业的CEO,马斯克自己也是分身乏术。
随着美债的风险和收益不断波动,我国也在积极寻求资产配置效率优化。
相较美债收益波动,我国将资金转向战略物资储备:2023年粮食进口增幅达60.9%(小麦)和124.4%(大麦),同时国内黄金产量与进口量双增长,构建实物资产安全垫。
这些东西,比美元更可靠,也更具备确定性。
总的来说,我国的减持行为与英国增持290亿美债形成鲜明对比,这也反映出新兴经济体与传统金融强国的战略分化。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欧洲“减少对美依赖”的声明,也印证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加速。
未来我国可能继续以每年500-800亿美元规模渐进减持,直至美债持仓降至外汇储备15%的安全阈值。
换句话说,降低对美依赖,不仅仅要体现在对美出口份额上的降低,也会体现在对美债减持上面,就这个趋势而言,对国内制造商而言,尤其是对美出口的制造商而言,应该是需要明确的一个点。
当国家层面都在降低对美依赖的时候,企业就更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布局。
只有跟紧大趋势,红利才会在企业手中。
一个时代过去了,多元化的布局和对外战略,才是我们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路径;而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最终只会让这个世界开始抛售美元、抛售美债。
眼下,也许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随着我国不断涌入东南亚深耕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提高,美元只会变得越来越“鸡肋”。
而现在,压力给到了拥有1.1万亿美债的日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