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3日,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世界仍需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中国和欧洲应发挥带头作用维护国际经贸体系。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对外投资的方式,加深产业链融合,与全球共同发展。
欧盟亚洲中心联席主席、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表示,我们进入了新的地缘政治时代,也就是多极化的世界。他认为这是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也有建立更大市场的潜力。索尔海姆建议中国和欧洲可以作为两大中心,并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下,共同推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继续发展。
“美国认为他们可以主导世界,但是如果中欧坚信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们就能实现这一点。”索尔海姆说。
他以绿色转型为例称,中国已经走在了前面,在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等绿色技术方面,世界各国都需要中国,他建议更多的中国企业向海外投资。
宝马集团政府事务副总裁托马斯·贝克(Thomas Becker)从供应链角度指出,各国在供应链上深度绑定,已经从过去中欧美这样的供应链,延长到印度尼西亚、智利、阿根廷、摩洛哥和其他地方,渗透到更多市场。他以电动汽车举例称,这个领域的发展取决于全球协作,一体化、标准化以及合作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比过去更加重要。
德国全球解决方案倡议合伙人兼CEO、德国数字社会和消费者政策原国务秘书克里斯汀·恺斯托普(Christian Kastrop)表示,我们面临着新的美国保守主义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特别关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问题,但问题是“以邻为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大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保护我的资源,我的后院,我的贸易,而不关心别人的。他们只关注自身的,而没有考虑到全球形势。”恺斯托普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从不太敏感、但也比较紧迫的领域开展合作以增强互信,比如可以从气候相关议题开始合作,从而回到更广泛的合作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