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系基金,正在发力。
在创投领域,一直存在一些超级战舰部队。
比如学院派的清华系、北大系,还有科研院所系最具代表性的中科院体系,这些不同风格、不同出发角度的队伍中,还隐藏着一支国投系。
一位接近国投系的投资人告诉融中记者,“他们是能够兼具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具备较强直投能力,并取得良好财务回报的基金管理人”
事实上,国投系基金的出发时间非常早,最早还要回溯到2009年。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在2009年设立第一支基金后,至今已经走过16年时间。在国投系基金的投资清单中,不乏比亚迪、宁德时代、拓荆科技、联影医疗、迪哲医药、中微半导体、寒武纪、华大九天、中伟股份、粤芯半导体、钵施然等明星企业。
日前,国投集团公布了截至目前的成绩单:旗下在管基金超50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基金10余只,规模超过23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国家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000多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国投系基金十余年的积累和深耕。
国投集团成立于1995年,时至今日,刚好走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融中了解,国投前身是成立于1988年的国家6个专业投资公司。
彼时,市场经济改革方兴未艾,为改变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投融资机制存在的不足,中央决定在当时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下设立6个副部级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将以前以行政拨款形式下达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改为由这6家专业公司,以市场化手段进行投资,并以此驱动经济发展。
此后不断地发展和探索中,6家专业投资公司一分为二,分别成为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国投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以市场化投资手段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探索建设一家有中国特色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使命任务。”国投集团资本运营部/基金事业部副主任张杨表示。
事实上,从国投系基金设立开始,其管理的几乎所有基金都紧密围绕着一项或数项国家重大战略。
比如,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国投受托管理由财政部发起设立的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国资委发起设立的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为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制造强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投先后受托管理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投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和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等多支中央财政直接出资的国家级投资基金等。
如今,国投系基金类型已经从单一股权基金扩展到覆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并购基金的全链条生态,形成“四创”(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协同共进的局面。
“国投创新聚焦制造强国、国投创业深耕科技创新、国投创合搭建母基金生态平台、国投创益扎根乡村振兴,他们同频共振,发挥战略协同的乘法效应,形成了国投系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国投集团资本运营部/基金事业部副主任郭庆齐介绍。
随着国投系基金不断发展,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什么要搞基金投资?”“什么样的基金投资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所需要的?”
“我们认为,国投系基金从创始之初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使命,这是国投对自身的初心使命的延续和深化。”张杨告诉融中记者。
此后发展中,国投陆续成立相关的国家基金,2016年和2019年,为了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国投先后管理了两期先进制造产业基金;2016至2020年,国投和科技部及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合作设立三期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2016年成为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机构之一,支持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具体到赛道上,国投系基金走的路线可以用国家需要什么,国投就投资什么来形容。在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领域,国投系基金已完成关键环节的覆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集成电路产业。
国投系基金围绕国家重大专项,278亿元重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从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到下游应用,累计投资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粤芯半导体等336个项目,助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我们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为保障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国投创业副总经理刘立群说。
不仅是集成电路产业,在生物医疗领域,国投系同样已布局良久。
融中获悉,聚焦化学创新药、抗体药物、基因治疗等前沿赛道,国投系基金已累计投入263亿元,投资了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此外,围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食品和营养添加剂等细分领域,国投系基金已累计投资企业25家。
“未来3年,我们将统筹中央企业援扶县特色农业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与生物制造产业进行精准对接,推动生物制造项目在欠发达地区落地生根,实现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双赢。” 国投创益副总经理夏兵告诉融中记者。
再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国投系基金已斥资298亿元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军企业100家,充分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赛道。
“我们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为突破口,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通产业链,打造生态圈。”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王世海说。
“国家战略是国投系基金底色,通过这16年来的运作,无论在投后上市、专精特新、进口替代,还是带动就业和撬动社会资本方面,我们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效。”张杨告诉融中记者,“不仅如此,我们在保证政策成效和战略目的达成同时,也获得较好的经济成效。所以搞战略,搞政策,不仅仅依靠传统行政手段和政策目标,市场化的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象,国投就用自己16年基金投资很好地向社会各界证明这条路径的可行性。”
根据年初《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政府投资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为此,国投系基金聚焦创投行业“痛点”,坚定布局科技早期项目。截至2023年,国投系基金在A轮及之前的投资占比超1/3,B轮及之前达56%,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为了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国投系基金发挥“母基金+直投”优势,放大国家基金投资效能。其中,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累计培育了约40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投资企业中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约700家,110余家企业已登陆科创板,上市企业总数超过230家。
“引导基金不仅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了开拓客户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加速研发创新等一系列赋能措施,有力地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国投创合副总经理李旭说。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有资本,国投系基金坚持做耐心资本。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较强的代表性。
融中记者获悉,早在2016年,当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萌芽期,国投系基金逆势领投比亚迪15亿元,支持其动力电池产能跃升至全球领先。8年后,比亚迪以427万辆新能源车的年销量登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产业链企业也在国投系基金的“全链条布局”下崛起。国投系基金在智能电动整车、车用芯片等关键环节均有布局,形成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智能软件的闭环生态。国投系基金围绕国家战略锚定产业链核心环节,平均持股周期超过5年,用“耐心”浇灌出多家千亿市值民营企业。
在集成电路领域,国投系基金瞄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投资支持中微公司、华海清科等多家创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2017年,寒武纪尚处于AI芯片研发的起步阶段,技术路线充满未知,市场前景不明朗。国投系基金果断作出投资决策,通过A轮、B轮领投,累计投资超9亿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研发资金,更凭借丰富的产业资源,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完善公司治理,充实核心团队。在国投系基金的推动下,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AI芯片第一股”,引领我国AI芯片产业迈向新高度。国投系基金在集成电路领域累计投资336个项目,金额达278亿元。
国投系基金用“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诠释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担当。这种以国家战略为锚点、以市场化运作为根基、以长期主义为底色的投资理念,正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写下国有资本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