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见过这么快变脸的吗?
前脚刚说和中方签了中美框架协议,后脚就支持在国会搞一个针对中国的500%关税?这不是对着你笑,背地里下刀吗?
6月30日,法新社一则消息炸了锅。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公开表示,特朗普亲口告诉他,准备推动一个法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500%的关税。而且,特朗普已经点头,打算提前把法案拿出来表决。
我查了下这个法案的核心内容,确实够狠。就是想让中国、印度在买俄油这件事上彻底退场。他们的逻辑很直接:用关税压你,让你买不起,逼你站队,不准再跟俄罗斯做生意。
可是我纳闷,美国真有资格说这话吗?
俄乌战争从2022年打到美国口头上说支持和平,但背地里是啥姿态,谁还看不出来?军援一个接一个,武器一批接一批,嘴上说劝和,行动上全是添油加柴。现在转头怪我们和俄罗斯做生意?
先不说这个所谓的500%关税能不能通过,美国国内都还在争呢。更它背后的意图其实早就写在脸上了:美国自顾不暇,想靠这种外部施压的方式,把自己从俄乌泥潭里捞出来,同时也顺手敲打一把中国。
但问题来了,中国真怕这个?
我翻了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超1.2亿吨,占总进口量的超过20%。这不是单纯的买卖,是稳定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一纸关税令想打断这个合作?那得看中方愿不愿意接这个茬。
美国自己可不干净。2023年全年,美国从印度进口的成品油激增,而这些成品油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俄油再加工。美国一边打压,一边又在市场兜圈子搞变通。这到底是谁在支持战争机器?
而且最讽刺的是,就在前几天,也就是6月下旬,特朗普还对外表示他愿意在中美之间恢复稳定的合作框架。怎么到了6月30日,就立马跳出来支持这个制裁法案了?这不是表面签字,背后玩刀子吗?
我还记得,特朗普在2018年开启的中美贸易战,当年对中国产品征收了高达2500亿美元的关税,但五年过去了,谁吃亏谁占便宜,市场看得清清楚楚。
• 关税没能逆转贸易赤字
• 美国消费者成本上升
• 美国通胀受压更重
而中方虽然一开始受到冲击,但最终还是逐步调整了出口结构,市场重心也在逐渐东移。美国的那一套老剧本,其实我们都看过。
再说个更现实的数据。根据英国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5月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5亿吨,采购来源遍布中东、俄罗斯、非洲和南美。想靠一个法案,把中国的能源合作一刀切断,不仅现实上不可能,政策上也根本站不住脚。
美国这波操作,其实还有一层算盘我觉得特别值得说。
他们的目标不单是俄罗斯,而是想趁中美刚缓和一点的档口,把我们逼到重新选边站。你要继续跟俄罗斯买油,那我就对你征税、限制,甚至可能通过更多金融制裁。你要妥协,那说明你还得靠我。一出两头堵的棋。
但问题在于,中国不是2010年那个靠出口吃饭的小工厂国家了。2024年我们GDP逼近126万亿人民币,国内大循环已经撑起了基本盘。你美国想靠一个关税法案把我们教育回来?恐怕要失望了。
更美国不是第一次在关键节点搞这种配合式反转。你回想一下:
• 2019年贸易谈判阶段,刚说达成共识,转头就加征关税。
• 2021年阿富汗撤军时,说希望中美共同稳定地区,实际全力围堵。
• 现在说签了中美框架,结果又搞500%税率制裁。
一次两次可以说是政治策略,三次四次就不是战术,是习惯了。
我其实特别好奇,美国内部是真的认为,这种翻脸快的方式能建立国际信用吗?还是他们其实根本不在意,只要眼前能赢一口气,后面账怎么算再说?
你说你要对抗俄罗斯可以理解,你要借这个机会打压中国也算手段,但问题是,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声音。印度会怎么回应?中东国家怎么看?欧盟能否配合?这些你都考虑过了吗?
我知道特朗普现在正在竞选关键期,这个时候说强硬话确实能吸票。但如果把选战和国家战略混在一起,把外交政策当成竞选的工具,那接下来还有多少协议能信?多少表态能算数?
我只能说,如果美国真的批准了这个500%的法案,那就不是贸易分歧的问题,而是彻底脱轨了。
而我们这边,还能信他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