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买房的目的是刚需,买来都是为了自己住,可眼看着自己掏空家底买的房子成为负债,再强大的内心肯定都要难受好一阵子。
有的人每天上班比上坟还痛苦,恨不得抽自己两大嘴巴子。
但实际上更惨的还是那些高位接盘老破小的那批人,如今他们不仅要面临资产贬值的痛苦,还要忍受糟糕、破旧的居住体验。
步梯房上楼下楼特别麻烦,老人搬过来之后,每天还要忍受各种担忧,上个班,不是想着老人出门下楼可能摔跤,就是担心他们扛着一大堆菜回家爬楼太辛苦。
而且时间一长,老人爬上爬下,膝盖受不了,治疗费用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还不算,有了孩子以后更是噩梦的开始,孩子大一点,在小区里连个玩耍的地方都没有。一楼人车不分流,到处都是停车位,孩子在小区玩到处都是安全隐患。
多重打击之下,如果后面几十年这样的房子不能暴富一把,恐怕很难改变现状了。
毕竟即使房价进入普涨,老破小的上涨空间很有限,除非旁边的新房涨势凶凶,否则一点点涨幅很难带动老破小价格上走。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楼市还面临三大棘手问题:收入预期、房价预期、房子更新换代。第三个问题的合力作用下,又给房子带来了巨大的下行压力。
先看看收入预期:
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都与收入息息相关。即便这两年大城市的房价也跌了不少,就拿深圳来说吧,现在距离202一年最高点跌幅基本上30%,但即使如此,对于很多买房人来说,依旧觉得房价居高不下。
咱们简单算笔账,家是一套刚需房500万,首付15%,就是75万,贷款425万,按照30年周期,每个月房贷起码1.8万。
如果买房人能够承担得起这么高的房贷压力,那么起码每个月收入都得在3万以上,毕竟除房贷以外,还要养家糊口嘛。
咱就看看现在的深圳,月薪3万以上的工作好不好找?显然,当前是一个大难题,既然如此,大家预期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买房自然就会变得更加谨慎。
别说3万,网上有不少网友说,即便是月入4万都不敢贷款400多万买房,贷款200多万还能考虑,能够将房贷控制在1万以内,就因为多怕失业,哪一天还不上贷。
如果大家的收入预期下降的话,买房就会变得更加犹豫,房价上涨就更难。
接着就是房价预期:
如果大家不如果大家普遍认为房价会涨,那么一个月收入30000块,即使收入预期不稳,可能也会博一把,买个500万的房子。
毕竟就算事业还不起贷款,到时候把房子一卖,照样能赚一笔。比如500万的房子,经过两年之后涨到700万,这个时候突然失业,把房子一卖,不就净赚了200万吗,
所以当大家都觉得房价会涨起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但是,如果现在预期价格还会降,哪怕此时月入4万,大家都会很谨慎买房。因为担心现在买的500万房子,一年后就亏了25万。
如果到时候再被裁员,卖房时可能连本都收不回来。所以说,大家对房价的预期,也同样影响了购房决策,使得大家不敢借钱买房。
过去,房价之所以能够快速上涨,其实也与借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居民杠杆率,2008年还不到20%,到2023年已经上升到63.7%,后来就开始下降,到现在已经降到61.4%。
说白了,以前大家愿意借钱买房,所以房价上涨,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借钱,房价自然就承受了下行压力。
然后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现在的新房对比过去,品质越来越高了,而且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了,
比如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四代宅,这些四代宅主要以大露台为特色,比如西安、南京等地,现在很多130平四代宅户型,虽然套内面积只有116平,但是搭配一个28.5平的大阳台,房屋的使用面积就大大增加了。
广州,长沙等地的新房,虽然依旧是三代宅,但是已经“卷”出了新路线,没有大露台,就直接从室内偷面积,以此来提高套内得房率。
比如一套129平的房子,这么一弄,套内面积竟然达到136.6平,得房率直线上升。
最近,网友有消息说,要叫停广州、长沙等地的这种偷面积新房模式,只因为太过激进,但你想想,就算这些地方叫停了这种偷面积的做法,新房的品质肯定还是越来越高的。
毕竟上面现在也很关注这一块,新房背后挂念着土地收益,而土地收益又关乎到地方经济,所以房企们想要把新房卖出去,就必须和二手房拉开距离。
而且从而且从更高层面来讲,住建部也明确了要大力提倡建好房子,地方上也不可能跟上面意志背道而驰。
所以,以后不管是哪种新房,对二手房市场的冲击都是巨大的。毕竟传统的二手房得房率才75%,而新房得房率却可以达到100%,甚至超100%,这种差距一目了然,所以为啥二手房继续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穿了,如果大家的收入预期不好,房价预期也不乐观,新房品质又碾压,二手房下行压力大,不足为奇。
所以可以预期:以后的二手房,想要个新房竞争,除非占据很好的地段优势。比如核心地段,配套充足地块的二手房,就可以和新房一较高下;
至于地段一般、没配套的,以后的下行压力非常大,这个时候,手上有多余房子的人,就要提前考虑了,是套现还是置换,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