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即日起对原产于30个国家的部分产品加征反倾销税,中国以实际行动捍卫贸易公平。
贸易(资料图)
国际经贸领域,部分国家对华贸易限制动作不断。英国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税率直接攀升至10%,且计划逐年递增;印尼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意图挤压中国企业市场份额;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相关产品关税最高达18.6%;韩国更是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铜箔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税率范围从4.17%至16.23%不等。这些举措无视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的现实,严重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面对他国无端设置的贸易障碍,中国始终秉持原则立场。中方多次强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径违背世贸规则,损害的不仅是中国企业利益,更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国坚决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明确表示任何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行为都无法得逞,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不容置疑。
此次中国对30国加征反倾销税,是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应。被加税产品涵盖多个领域,涉及钢铁、化工等重要行业。这一举措向国际社会传递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坐视自身利益受损,任何违背公平贸易原则的行为,都将面临对等回应。通过精准反制,中国致力于重塑公平、有序的国际经贸环境。
贸易(资料图)
在中方反制措施引发国际关注的同时,欧盟方面的表现耐人寻味。欧盟驻华大使曾就稀土问题向中方提出诉求,试图让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然而,中国已批准部分稀土出口申请,展现出合作诚意。但欧盟一边寻求中国稀土资源,一边对中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暴露其自私自利的本质。
部分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正在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受贸易摩擦影响,全球贸易额增速明显放缓,相关行业企业利润下滑显著。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未能保护本国产业,反而导致产业链供应链紊乱,推高生产成本,损害消费者利益。
欧盟(资料图)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只有摒弃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才能实现互利共赢。欧盟应认清形势,停止无端指责和贸易限制行为,以更加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对待中欧经贸关系,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