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万象7月6日电 通讯丨中国大棚种植技术让老挝金花村焕发新生
清晨的老挝首都万象城郊,金花村的蔬菜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采摘新鲜蔬菜准备运往农贸市场。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基地。而这一切的变化,始于8年前中老农业减贫合作播下的希望种子。
2017年,中国-老挝减贫合作社区示范项目落地金花村。中国农业专家在当地示范推广大棚种植技术,建起避雨、避晒、避虫的蔬菜大棚,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金花村发展蔬菜产业,过去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方式悄然改变。
“过去,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劳作赚不到钱,常常还要借钱维持生活,是中国大棚种植技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金花村副村长开玛回忆说。“2017年,中国和我们开展合作,建了5个试点大棚,分配给村里贫困户种植。看到效益后,越来越多村民争相参加合作。第二年,我们又新建了8个大棚,2020年再新建10个大棚。”
大棚数量多起来,村里的贫困户逐渐脱贫。“如今有三户脱贫家庭还成了村里的优秀示范户。”开玛说,最令人欣慰的是村民们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更有奔头了”。
“之前我们家靠种地只能勉强糊口,参加大棚种植后生活逐渐好起来了。”脱贫户维康告诉记者。曾经住茅草屋的她,如今靠种菜收入盖起了新房,还购置了农机和牲畜,“孩子上学、家里开销再也不愁了”。
经过前期发展,金花村依托23个蔬菜大棚不断壮大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广西援老挝技术合作减贫示范项目开始在金花村实施,为金花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025年1月,三个新的智能控湿控温控光智慧农业大棚正式移交金花村,金花村大棚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以迈上新台阶。除新建智慧大棚外,硬化通往蔬菜种植区道路、建设村内蔬菜收购点、开展蔬菜产品GAP认证、签订蔬菜收购协议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我们来老挝是为了帮助金花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项目中方专家冯敏说,将在蔬菜收购点建冷库,解决蔬菜采摘后的保鲜问题;开展蔬菜产品GAP认证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的信任,提高金花村蔬菜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与附近商超、农贸市场等签订收购协议,以确保村民拥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冯敏还说,这些工作预计2026年完成,将为金花村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把更多更好的金花村产品送上当地消费者餐桌。“我们有信心把金花村蔬菜特色产业做好,真正让当地农户受益。”
“正因为老中两国间的传统友好关系,才有了金花村发展项目,感谢中国的帮助。”老挝农林部农村发展司副司长阿诺萨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