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喜达行在所三首》一诗中,杜甫借“中兴”表达了对国家复兴的期望。
宋人王观国在其所著的《学林》中这样解释“中兴”:中兴者,在一世之间,因王道衰而有能复兴者,斯谓之中兴。
千百年来,“中兴”二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发愤自强的精神内核。
四十年前(1985年),侯为贵创立中兴通讯,以“中兴”为名,从研发和生产电话机、交换机到4G标准制定,5G前瞻引领,在信息通信领域持续攻克壁垒、助力国家产业振兴。
如今,年至四旬的中兴通讯,依然怀揣着中流击楫的斗志,果断拥抱新周期,以“连接+算力”为支点,在AI浪潮中奋力“划浆”,在自我进化和价值创造中开创新局。
成立至今,进化一直是中兴通讯的主旋律,也是其基业长青的密码。
2022年底,OpenAI发布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迅速在全球引发一场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也点燃了科技巨头竞逐AI的“火把”;
2023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以高效推理能力和低成本训练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加快AI走入千家万户、落地千行百业的进程。
随着大模型进入关键应用期,AI产业链上各环节的诉求井喷式爆发,催生前所未有的商机。IDC预测,2028年全球AI 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超32%。
在这一背景下,中兴通讯立足“连接+算力”,以智算作为战略主航道,向着 “成为网络连接和智能算力的领导者” 的愿景目标坚定迈进,致力于成为“极致的AI公司”。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崔丽指出:“AI技术的演进以及深化应用,将推动智算中心建设和消费端业务增长,同时带动网络建设的增长,成为驱动未来3-5年ICT行业攀升的核心引擎,为中兴通讯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在《节点财经》看来,中兴通讯对AI的锚定,与国家对相关产业的规划高度契合。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便是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将AI作为核心支撑,中兴通讯绝非单纯地停留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发布,而是构建了贯穿行业赋能与消费场景的双轮驱动体系。
依托数字星云 4.0 平台,中兴通讯打通 AI 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让智能真正生长于业务土壤之上,实现更好用、更聪明的AI。
中兴通讯深入洞察各行业数智化转型需求,聚焦高价值场景,通过技术革新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打造100多个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方案。通过数字星云4.0助力行业客户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物理限制,拓展生产边界、创新生产空间。
在终端生态领域,中兴通讯以全系列、多形态的AI 产品为支点,将AI手机打造成连接智能生活的核心入口,通过星云 AIOS 系统,构建起 "人 - 车 - 家" 互通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态,以AI语音为纽带的多模态交互体验,重新定义人与智能设备的沟通方式。
这种"技术温度+场景穿透"的独特模式,让AI不仅仅是响应指令的工具,更蜕变为可感知、可触摸、会决策的新型物种,让每个用户都能在智能时代收获效率提升、情感满足与功能拓展的多重价值。
中兴通讯向《节点财经》表示,随着智能体时代的到来,中兴通讯终端业务将迎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丰富智能体矩阵,不断融合意图识别、屏幕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拥抱A2A、MCP等开放生态,提升智能体的智能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更智能的 AI体验。
目前,中兴通讯面对行业形势的“光速”变革,已经显现成效。
2024年,中兴通讯政企与消费者业务双引擎发力,营收占比扩大至42%,显示出在过去几年积极转型的推动下,中兴通讯业务布局持续优化。
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说过一句话:“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皆与魔法无异,但真正的魔力在于它如何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