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个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提起这位曾经的华人首富,许多人心中或许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毕竟,公摊面积这个概念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让不少购房者感到不满甚至愤怒。但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来看,李嘉诚无疑是当今最顶尖、最具商业头脑的企业家之一。
作为商界翘楚,李嘉诚的商业嗅觉极为敏锐。早在2018年,他就做出了关于房地产市场的精准预言,而如今这一预言正逐步应验。数据显示,我国约有41.5%的城镇家庭面临着三个重要的房地产问题,影响深远。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全国持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比例已经达到了41.5%。这一数字的背后,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如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持有多套房产的家庭遭遇困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房屋难以出售。
回顾过去,我国房地产市场曾经历过一段高速发展期,楼市火爆,房子一房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房价持续攀升,二十年间涨幅惊人,翻了几十倍。许多家庭看不到房价下跌的可能,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不得不背负起长达数十年的房贷压力。
然而,近几年一个令人震惊的变化悄然出现:房价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那些早几年购房的人,虽然享受到了稳定的居住环境,但近两年新买房的年轻人心中无不感到苦涩:买房时间太短,房价就跌了,最贵的时候买进的房子亏了不少钱,许多人感叹如果能等两年再买,情况或许会好很多。
最焦虑的无疑是炒房者。房价不但不涨反而下跌,让他们手中的房产成了烫手山芋。想卖却卖不出去,房子由原本的“财富储蓄罐”瞬间变成了“断裂资金链”的毒瘤。
不仅炒房者难以出手,许多房地产开发商也面临商品房销售滞缓的难题。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商品房库存已超过1.82亿套,供应量远远超过需求。曾经跨界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商人们,如今发现这一市场已不再是昔日的黄金赛道,更多表现为“外强中干”。
房子难卖的背后,反映出居民对住房需求的下降。过去,结婚必须有房有车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房子就意味着难以迈入婚姻殿堂。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不愿意背负沉重的贷款压力,宁愿放弃买房这条路。
这种选择背后,是年轻人对现状的无奈与现实认知。年轻人发现,不买房反而能提高生活质量。买房带来的压力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结婚后的生育和养育压力。婚姻带来的一系列责任,让许多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从根本上减少对房产的需求。
只要不组建新家庭,现有一套房产足以满足居住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不买房同样可以过得轻松自在,甚至更有质量。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手头资金紧张。虽然疫情已经过去,但过去三年的影响远非政策放开就能完全消除。疫情期间,工作中断频繁,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封控措施让许多人无法正常上班,经济压力剧增。
中国人有储蓄习惯,但疫情期间大多数人都是“捂紧钱袋”度日。能保证房贷不违约已经相当不易,普通家庭谁还有多余的钱去买房?许多人面临裁员、失业甚至降薪,收入锐减的同时支出却无从减少。
疫情期间,各地封锁限制了商业贸易的正常运转,尤其是旅游城市受创严重。企业订单减少,裁员成了常态。经历了最初的“报复性消费”后,更多人开始“报复性存钱”,经济谨慎情绪浓厚。
虽然租房成为了一种选择,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租赁市场的活跃程度依赖于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外来人口数量。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租房需求大幅减少。
如今,许多大学毕业生发现大城市生活压力巨大,工资微薄,连吃一顿好饭都要反复权衡。初入职场往往需要家里支持,很多人宁愿回到家乡创业,也不愿在大城市艰难奋斗。
即使是内陆省会城市,工作岗位也有限,大学毕业生数量每年剧增,竞争激烈。想在大城市站稳脚跟,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回家乡。
租房是否成功还取决于房屋位置。住宅租赁不像商铺有天然的经营价值,必须依赖周边配套设施。例如有大型企业带来就业机会、优质学校方便子女就学、购物中心完善生活便利等。
但现实中,许多楼盘开发缺乏合理规划,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缺乏配套,租赁需求自然有限。这些房子想要出租难度极大。
未来,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首先,房贷成为压在他们肩上的沉重负担。疫情影响下,许多人收入减少,房贷却无法减少,生活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若家中经济支柱失业,甚至可能面临断供风险。
其次,全国范围内推广房产税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多套房家庭将面临高额税负,逼迫他们以降价抛售多余房产,进一步拖累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空置房屋带来的物业费等持续支出,也成为沉重负担。
除了上述问题,过去二十多年内房价快速上涨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现象与几十年前的日本和韩国极为相似。两国都经历过房价高涨、就业难题和生育率下降的困境。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民精神面貌与现在有明显差异。从当时的文学、音乐、影视作品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变化。过高的房地产压力使日本步入“低欲望社会”,大量年轻人和中年人选择不婚,生育率下降,导致严重老龄化。社会阶层固化,子承父业普遍存在。
韩国的情况更为严峻。财阀垄断了70%的资源,却只能提供30%的就业岗位,年轻人面临更大生存压力。2023年第一季度,韩国生育率仅为0.81,居全球倒数。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若趋势不变,韩国未来可能面临人口断层甚至灭国风险。
中日韩三国的年轻人普遍面临巨大压力,但幸运的是,中国的情况比日韩要好得多。中国没有韩国那样的财阀垄断,国有企业保障了经济稳定;也不像日本那样阶层固化,人人通过学习都能自由选择职业。
尽管房地产压力依然巨大,中国也出现了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但有日韩的前车之鉴,国家已有充分准备。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稳定,未来房价将趋于合理和可持续。
综观全局,李嘉诚的预言已然实现。如今,房地产不再是理想的投资渠道,市场变化最大影响的反而是普通家庭。我们应当让房产回归其居住的本质,期待未来的年轻人生活能更轻松,压力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