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7月16日),沪深股市缩量冲高回落,个股活跃度进一步降温。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3503.78点,微跌1.22点,跌幅0.03%;深证成指收报10720.81点,微跌23.75点,跌幅0.22%;中小综指微涨0.03%;创业板综微涨0.15%;科创综指微涨0.44%。A股成交金额合计14617.47亿元,比周二缩小11%。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天A股股票涨跌比例是3278:1929;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是57:7;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是124:55。
盘面看,相对集中的热点体现于微盘股群体。400家股本最小的微盘股,平均涨幅1.26%,基本收复了周二的失地。个股方面,普元信息20%涨停,天元股份、宏盛股份、天普股份、西上海、梅轮电梯、法尔胜均报收涨停,而跌幅最大的瑞晨环保也才6.09%。
针对后市,业内人士观点多空参半。
“结构性风险加大,但银行板块仍将拾级而上。”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认为,近几日银行板块出现回落,是分红后自然而然的技术性行为,并不意味着上升趋势的改变。相反,这种稳扎稳打的升势,使得牛市持续时间有望进一步延长。反观不少业绩黯淡而股价在过去1年被爆炒的题材股,高位出货迹象明显,意味着长期投资价值丧失。所以,投资者可继续关注银行股表现,同时也积极留意中字头央国企蓝筹股的重估机会。
“优质超跌次新股仍有挖掘潜力。”浙工大MBA导师钱向劲表示,今年以来新股上市受欢迎程度超过了前些年,新股的活跃表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端次新股的表现,近端次新股走强自然也会对超跌次新股群体中比较优秀的品种形成正面影响。不同的是,近端次新走强多属于炒作,而优质次新股走强更像是中长线趋势性行情。所以,对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次新股,可多多留意挖掘。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