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天然携带着挑战陈规与重塑未来的基因。
当这份锐气与深厚的积淀相遇,便催生出最具活力的创业力量——他们不囿于陈规,以敏锐的洞察锚定潜在的需求或亟待突破的瓶颈,将理想转化为改变现实的切实行动。
创业邦自2011年开始致力于关注并激励新青年群体,发起青年创业者榜单,记录这个时代最鲜活的创新脉搏。过往14年中,共有306位杰出青年创业者上榜。
榜单的价值,正由时间在不断地得到验证。
刘靖康便是代表之一。2015年,影石创立仅第二年,时年24岁的他便入选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新贵》。十年磨砺,他从榜单新锐成长为创业标杆。2025年,34岁的他走上舞台的中央——公司上市、年盈利10亿元,成为90后创业者的表率。
除此之外,2014年上榜的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于2020年带领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还曾坐上河南首富宝座;同样在2015年上榜的哔哩哔哩联合创始人徐逸,作为核心缔造者之一,参与打造了这家市值逾700亿港元的文化社区巨头。
他们正从榜单出发,以持续的创新与突破,不断验证着青年创业者的无限潜能,并一步步改写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版图。青年创业者榜单的这份记录,同样也是洞察未来商业领袖与创新趋势的重要风向标。
2025年是我们连续举办“青年创业先锋榜”评选活动的第15年,历经3个月报名,以及12位来自头部投资机构的专家评委评审(名单详见文末),综合候选人成长经历、企业发展潜力等维度,最终评出30位35岁以下创业先锋。
这一代青年创业者正以行动重塑硬核创新范式:他们以顶尖学术积淀为根基,敢于放弃总裁、高校教职等坦途,选择归零创业;他们锚定“卡脖子”技术与医疗资源短缺、工业能耗等核心痛点,敢于挑战前沿无人区,挑战认知边界;他们兼具工程化思维与商业敏锐度,展现出高效的商业化落地能力,并始终将社会价值创造置于核心——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产业升级、资源普惠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定义硬科技未来的关键力量。
以下为30位上榜创业先锋具体画像:
【上榜青年创业者】
【上榜青年创业者所创企业】
以下为30位创业先锋名单详情:
高学历90后成创新工科背景奠定技术创业根基
本次上榜的30位青年创业者均为90后,年龄集中在27至35岁之间。其中,35岁的创业者人数最多,达到9位,95后新生力量共有7位。值得关注的是两位最年轻的入选者:一位是曾被誉为“天才CTO”的面壁首席技术官曾国洋,另一位则是在机器人马拉松比赛中成功“出圈”的松延动力(Noetix)法人兼董事长姜哲源。
高学历依旧是这几年的青年创业者显著特征,今年上榜者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创业者最多,达到16位,硕博合计占比高达83%。从最高学历专业领域分析,工学和理学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分别有16位和6位创业者。工学领域中,工程学相关专业(如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尤为集中,凸显了技术驱动的创业方向。
连续创业者占两成,平均创业年限突破五年
在这批90后青年创业者中,连续创业者比例达到20%,展现了较强的创业韧性。典型案例如:92年出生的中能光合创始人沈洁已拥有三次连续创业经验;VAST创始人兼CEO宋亚宸的创业轨迹始于商汤科技(主导AI技术商业化),后作为联合创始人推动MiniMax的通用大模型早期探索;蓝凌星通创始人/CEO蔡凌风基于对航天的热爱,连续创立了万象元生和蓝凌星通,深耕商业航天领域。
2025年上榜创业者的平均创业年限达到5.1年,较2024年的4.5年提升了0.6年,增幅达13%,反映出创业者经验积累的加深。具体来看,有12位(占比40%)创业者创业超过5年。其中,3位90后已成为“十年创业老兵”,典型代表包括:2011年便开始创业的瞳学科技创始人/CEO赵松耿,以及2015年开始创业的视感科技CEO张博涵等。
资本押注新生代企业,AI创业生态迭代加速
本次上榜企业中,近三年成立的新锐公司达16家,展现了强劲的创新活力。尤为瞩目的是3家成立于2024年的AI领域初创企业:杭州的深度原理(Deep Principle)、苏州的乐享科技以及北京的动易科技。它们虽成立仅一年,却已成功吸引红杉、IDG、高瓴、峰瑞等顶级投资机构的注资,凸显资本市场对新生AI企业的强烈信心。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创业赛道格局呈现显著变化。人工智能(AI)企业数量从8家增至10家,继续领跑创新领域;而智能制造企业数量下降最为明显,从9家减少至3家。同时,榜单新增了材料、硬件、信息通信和环保等新兴领域的代表企业,体现了赛道多元化拓展的趋势。在10家AI企业中,专注于具身智能的有4家(星海图、星动纪元、万勋科技、动易科技),其余则分布在AI for Chemistry、AI for Science等多样化应用方向,显示出AI技术向垂直领域深度渗透的态势。
全员融资超两轮,资本密集入场锁定未来价值
从发展阶段看,上榜企业仍以早期和成长期为主流。具体表现为:11家企业估值低于5亿元,21家企业历史融资总额未超过3亿元,且20家企业当前最新轮次聚焦在天使轮或A轮。这三项数据清晰勾勒出该群体整体偏早期的特征。然而,在融资活跃度上却展现出强劲韧性:全部30家企业均已完成至少2轮融资,其中更有6家企业融资轮次已达6次,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持续的关注与认可,也映射出企业自身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
专家评委鸣谢
本次“35岁以下创业先锋榜”评审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12位业内头部投资机构投资人作为专家评委,他们凭借严谨态度和专业眼光,对每位候选者进行了细致打分评审,并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建议。创业邦综合初审和专家评审结果评选出最终获奖青年创业者,确保了本次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此,我们向本次榜单专家评委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以下是本次专家评委的详细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