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实践报告》
创始人
2025-07-18 18:34:46

前言

中国ESG监管正经历从鼓励披露到强制规范,再到驱动评级提升与价值实现的快速演进。ESG理念已从监管推动的“附加题”转变为融入企业基因的“必选项”,实现了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融合的战略跃升。

自2022年以来,新京报贝壳财经高度关注ESG领域,连续三年发布相关研究成果。2025年,我们继续聚焦逾5000家A股上市公司,系统评估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披露质量,力求为上市公司提供有针对性的提升参考。

据贝壳财经统计,截至2025年6月6日,A股247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独立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45.67%,进一步增长。137家千亿市值企业中,136家独立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99.27%,ESG信息披露逐步成为A股龙头企业“标配”。

2025年,贝壳财经结合公开数据与中诚信绿金ESG评级数据等渠道建立数据库,从“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绿色实践、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五大维度入手,推荐25家优秀范例企业,以示范效应带动A股上市公司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落地成效。

ESG理念的终极目标,是让企业从被动应答监管要求转向主动重构商业模式。当可持续性成为战略制定的底层逻辑,ESG才能真正从流入血液深化为写入基因,驱动中国资本市场在责任与创新的双轨上行稳致远。

第一章 中国ESG信息披露政策演变

近年来,我国ESG信息披露政策持续深化,从最初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信息披露范畴,发展到如今覆盖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完整披露体系。在A股市场,相关政策也从鼓励自愿披露转变为强制重点企业披露,且标准日益具体化。这一系列变革既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也顺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

1.1 国内ESG信息披露政策回顾

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倡导上市公司自主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伴随我国ESG信息披露指引的持续更新和完善,ESG信息披露的要求与范围逐步拓展,信息披露规范愈发明晰。从披露范畴而言,“重点排污单位”所属公司或其重要子公司、科创板公司、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等均被纳入披露要求体系。

2024年,ESG信息披露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的关键加速年。2024年4 月,在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框架,以及环境信息、社会信息、公司治理信息的披露规则,拉开了A股市场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强制性要求的序幕。

2024年5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作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顶层设计文件,拉开了全国统一的可持续披露体系建设的大幕。

2024年11月,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起草《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针对市场关注的开展双重重要性评估分析、四要素披露框架等给予了必要的细化指导。同月,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印发《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

1.22025年ESG信息披露政策一览

随着各方参与力度不断加大,更为明确且全面的披露指引与配套政策相继出台,我国正加速步入ESG信息强制披露阶段。在政策的持续驱动与市场的积极响应下,我国ESG信息披露更加规范、全面。

2025年1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均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助力上市公司披露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ESG)报告。

3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优化披露内容,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月,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我国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规范企业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

2025年6月,上交所制定完成《推动提升沪市上市公司ESG评级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多方面工作举措,包括鼓励上市公司引入专业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借助专业力量提升ESG管理绩效和评级水平等。

1.3融入全球可持续治理:ESG披露标准接轨国际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融合背景下,我国ESG信息披露标准加速对接国际规则,通过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兼容性的披露框架。这一进程既体现我国主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态度,也为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提供制度支撑。

从政策层面看,我国ESG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已明确体现。2024年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参考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FRS S1),与S1在信息质量特征、披露要素和相关披露要求上总体保持衔接。

2025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明确提出“双重重要性”原则——既考虑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也评估企业对环境社会的外部影响,与欧盟CSRD的“双重重要性”要求形成呼应。

展望未来,我国ESG披露标准与国际接轨将呈现两大趋势。

一是披露范围从“硬指标”向“软价值”延伸。《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明确,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需披露生态修复投入、栖息地保护等信息。

二是计量方法与国际碳核算体系深度融合。我国于2024年9月发布GB/T 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该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提出并指导制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14067国际标准,在其基础上增加了编制具体产品碳足迹标准的参考框架、数据地理边界信息建议等内容,更具操作性。

第二章 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趋势分析

2.1 2024年整体披露率45.67%实践水平及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和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A股上市公司在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领域的信息披露正呈现出质与量的双重提升。截至2025年6月6日,A股247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独立的ESG相关报告,整体披露率达45.67%,披露数量、整体披露率进一步增长。

其中,龙头企业起到明显带头作用,至6月6日,A股上市公司中137家企业市值超过千亿元,其中,136家千亿市值企业在此之前独立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整体披露率达99.27%。这一披露水平,标志着ESG信息披露逐步成为A股龙头企业的“标配”,正引领着上市公司ESG实践与信息披露趋势,其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更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

从行业分布来看,2473家企业分布在31个行业。其中,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汽车七个行业披露相关报告的企业数量超过百家。

从行业整体披露率来看,金融行业ESG实践较为积极,其中,2024年,A股42家银行均独立披露ESG相关报告,行业披露率达100%,非银金融行业紧随其后,行业整体披露率达85.54%。与此同时,高碳、高能耗行业如煤炭、钢铁、交通运输、建材等整体披露率也相对较高,反映出“双碳”背景下,上述行业正积极响应环境信息披露要求。

从板块分布来看,2024年披露独立ESG相关报告的企业中,1062家公司于上交所主板上市,736家企业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从披露率来看,2024年,由于规模大、市场关注度高、监管要求强,主板企业披露率较高,其中,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板块披露率分别达62.69%、49.5%,体现出较强的合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2473家上市公司分布于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六省份/直辖市披露独立ESG相关报告的企业数量超过百家,其中,广东省、浙江省、北京市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361家、288家和273家。然而,从整体披露率来看,虽然青海省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企业数量仅为8家,但地区整体披露率为80%,为最高。此外,17个省级行政区企业整体披露率超过50%。

2.2 龙头企业起引领作用,2024年A股ESG实践展现六大趋势

随着A股上市公司对ESG实践的持续探索,A股ESG实践走向成熟。据贝壳财经统计,截至2025年6月6日,A股上市公司中,1768家企业已连续三年独立发布ESG相关报告。

通过对2024年独立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优质企业样本进行分析,我们发现,2024年,A股上市公司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千亿市值企业ESG实践更为积极主动,连续三年披露企业占比97.81%

贝壳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度,A股137家千亿市值公司中,134家已连续三年独立披露ESG相关报告,占比为97.81%。而从ESG实践质量来看,头部企业具备更完善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机制,在ESG实践与披露上更为积极主动,引领了A股上市公司ESG实践的发展。

· 更多A股上市公司设立ESG委员会、ESG工作小组,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治理架构

贝壳财经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末,近千家A股上市公司设立ESG委员会,超300家A股上市公司设立了ESG工作小组,数量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上市公司可持续治理体系中,ESG委员会及ESG工作小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负责将ESG议题融入公司长期战略,并对日常运营实施监督与指导。借助这一机制,企业得以推动ESG实践在战略层面的统筹规划,在执行层面的落地推进,为企业提升ESG管理水平与绩效提供了内部保障。

· ESG信息披露仍存在显著的不统一性,可量化指标披露存在缺陷

以企业2024年对投资者沟通机制的披露为例,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企业中,部分企业能够进行量化披露,如明确路演次数、业绩说明会频次、投资者交流会数量等,或提供具体案例说明,如某次具有亮点或特色的交流活动详情;然而,相当一部分企业虽声称建立了相关机制,却仅作原则性声明,未能披露任何具体内容或量化数据。这种披露深度与颗粒度的巨大差异,削弱了信息的可比性和对投资者决策的实际参考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 2024 年后,A 股企业的 ESG 披露正呈现出数个令人瞩目的新动向:头部企业积极进行ESG相关交流活动;ESG信息披露展现出与国际接轨、注重本土叙事的“双轨并进”发展趋势;引入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更为普遍。上述趋势交汇,预示着我国 ESG 信息披露正从“合规驱动”迈向“价值创造”新阶段。

·头部企业积极进行相关交流活动,ESG实践由被动披露转向战略宣导

头部企业在ESG相关信息披露中提及积极举办ESG路演、研讨会、调研等交流活动。头部企业主动进行ESG相关研讨交流活动,凸显ESG相关信息已从被动披露转向战略宣导,企业正通过定制化路演,将ESG转化为吸引长期资本、获取估值溢价的核心竞争力。

· 企业ESG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本土化ESG叙事体系初具雏形

2024年,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呈现出“双轨并进”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企业持续向国际通行的ESG披露标准看齐,主动参考或采用全球主流框架,如GRI、SASB、TCFD等,提升信息披露的专业性与可比性;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ESG叙事体系正逐步成形,企业在报告中更加注重展示自身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绿色转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响应与贡献。

这一趋势反映出企业ESG披露正从“对标国际”向“融合本土语境”过渡。既重视国际投资者对披露结构与数据质量的期待,又努力构建能够体现中国特色、行业特征与企业实践经验的ESG表达方式。例如,不少企业开始聚焦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共同富裕等议题,尝试讲好“ESG中国故事”。

· 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公信力,A股上市公司引入专业第三方外部鉴证

外部鉴证正逐步成为遏制“漂绿”现象、提升ESG信息可信度的重要抓手。随着A股上市公司对ESG披露质量的重视持续升温,据贝壳财经不完全统计,2024年,近50家A股上市公司聘请第三方机构对ESG相关报告进行外部鉴证。

这一趋势显示,外部鉴证正成为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关键机制,尤其在金融等受监管程度较高、市场关注度较强的行业率先落地,未来有望向更多行业扩展,成为ESG信息披露常态化的重要一环。

第三章ESG信息披露诚信:“漂绿”、治理失效现象分析

随着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日益普及,相关披露中的不诚信行为也日益突出。这类行为主要指企业为塑造良好形象、吸引投资或规避监管,在其ESG报告及相关沟通中故意进行误导、隐瞒、夸大或歪曲信息。此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ESG信息的可信度、可比性与实际价值,更侵蚀市场信任根基,最终将反噬企业自身。其中,“漂绿”(Greenwashing)行为及治理水平薄弱却作出过度承诺等现象尤为突出。

3.1“漂绿”案例分析及企业“漂绿”行为影响

“漂绿”(Greenwashing)一词最早出现于1986年,由美国环境保护者杰·韦斯特韦德(Jay Westerveld)提出,本义是用以形容一些旅店经营者宣称为减少对生态造成影响而鼓励游客重复使用毛巾,实际目的却是为了节约运营成本的行为。

“漂绿”现象在当下直指企业在ESG相关信息披露中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作出言过其实的承诺和披露,通过误导性宣传夸大环保成效,掩盖实际环境损害的行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企业面临减排压力,部分企业为获取绿色融资、政策优惠或市场声誉,选择“虚假环保”策略而非实质性转型。

通过对2024年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的研究分析,贝壳财经发现,当前部分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中,“漂绿”现象屡见不鲜,ESG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升。典型案例中,部分企业在ESG相关报告中宣传自身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其旗下公司却在报告披露期及期后被相关部门点名或处罚。

3.1 .1典型“漂绿”企业案例分析

· 浙江华统肉制品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代码:002840.SZ)

华统股份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为核心,业务涵盖饲料加工、畜禽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牧食品企业。公司以生猪为核心产业,建立了覆盖“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的一体化产业体系。

在2024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中,华统股份称,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覆盖集团、事业部及项目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污水、废气、固废等关键领域的职责分工与操作要求,实施排污许可证申报、监测数据报送、档案分类管理、猪舍臭气治理、污泥规范处置等专项措施,严格执行环保要求,持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与绩效表现,推进环境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报告期内,公司再次获得“环境信用评价绿色企业”荣誉,部分子公司通过并持续更新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与此同时,公司表示,公司各分子公司均依法取得环评批复,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然而,今年4月,华统股份控股公司衢州市民心食品有限公司因持排污许可证超标、超总量、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污染物,被衢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29.6万元。处罚书显示,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

与此同时,2024年,华统股份多家子公司因环保问题受到处罚。其中,华统股份控股公司天台华统食品有限公司因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被台州市生态环境局罚款20万元;华统股份控股公司九江浔成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因人为导致废水排放监测数据异常,被九江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万元。

· 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代码:000826.SZ)

启迪环境是深圳主板上市环境企业,是首批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固废收集处置全产业链及水务生态综合治理全领域,现构建了数字环卫、水务生态、固废处置、启迪合加汽车等核心业务板块。

启迪环境在2024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公司这一年继续贯彻“零碳无废建设者”的发展纲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实现跨区域、跨业务模块协同,持续推进降碳减污绿色增长,全力克服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然而,2024年,启迪环境旗下公司多次因环保问题受到行政处罚。公告显示,经宜昌市生态环境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分局现场调查,发现启迪环境子公司长阳浦华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阳浦华”)2024年2月24日—3月5日出水在线监测数据总氮日均值数据连续超标、2月26日氨氮日均值超标、3月5日总磷日均值超标。根据相关规定,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对长阳浦华罚款10万元。

2024年2月19日,宜都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对启迪环境子公司宜都浦华宜清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都宜清”)关环城污水处理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2月13日至18日该污水处理厂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显示总磷日均值超标。根据相关规定,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决定责令宜都宜清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19.6万元。

3.1.2 “漂绿”行为影响与后果

上市公司在ESG信息披露时进行“漂绿”,或许短期内能营造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假象,吸引投资者目光、提升企业美誉度。然而,一旦被媒体、监管机构或公益组织曝光,在经济和市场层面,会导致企业声誉崩塌,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任危机随之而来,企业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目标层面,企业自身的碳中和进程受阻,技术转型迟滞。在社会与治理层面,则意味着消费者权益侵害,消费者为“绿色溢价”买单却无实际环保收益。

在法律与监管层面,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相关制度法规日益完善。2025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该文件明确提出 “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年,证监会多次强调,将持续评估相关政策的适应性,未来还会进一步研究优化强制披露主体范围,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漂绿”行为。在此高压态势下,“漂绿”企业一旦被查实,面临的将是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公开谴责,甚至可能被限制融资渠道。

企业应清醒认识到,“漂绿”绝非发展的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履行ESG责任,如实披露信息,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收获长期价值与社会认可 。

现象揭示“ESG工具化”危机

2024年,贝壳财经关注到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中隐藏“治理失效”现象,例如,部分企业无视实控人关联方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余额的事实,在ESG信息披露中称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个别企业宣称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自身却因在年报中虚增收入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治理失效”现象,本质上揭示了ESG工具化危机。 这种“工具化”体现在ESG报告日益沦为一种公关策略和形象粉饰工具,而非实质性的治理改善与责任践行指南;而“治理失效”则表现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未能有效约束行为,导致其公开承诺与实际表现严重脱节。

3.2.1典型治理失效案例分析

· 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代码:300197.SZ)

中节能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7日,2011年3月2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为创业板首家生态环境建设上市公司,证券简称为节能铁汉。中节能铁汉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中国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领军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生态修复、生态环保、生态景观和生态科技四大方面。

节能铁汉在2024年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中表示,公司严格遵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同时称,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分析与评价,有效防范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促进了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然而,2025年4月,节能铁汉被深圳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显示,根据节能铁汉《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年报披露日,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刘水之关联方南国绿洲占用公司资金余额18302万元,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相关规定。

· 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A股证券代码:002092.SZ)

中泰化学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2006年12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新疆烧碱厂。中泰化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乙炔法PVC生产企业和国内最大的氯碱生产企业。

中泰化学2021年、2022年均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其中提到,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通过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有关信息。2024年发布的ESG报告中,中泰化学将信息披露公开透明列入利益相关方关注重点,并表示,公司持续优化治理结构,推动制度合规化建设,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与关系管理,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信息披露,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保上市公司稳健、规范运行。

然而,2024年5月,中泰化学因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相关债券募集说明书信息披露不准确等被新疆证监局处以500万元罚款。公告显示,为完成控股股东下达的营业收入目标,中泰化学及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通过将不具有控制权或实为代理人的业务按照总额法核算,2022年合计虚增收入42.48亿元、虚增成本42.48亿元,分别占《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营业总收入及营业总成本的7.60%及7.75%。

此外,中泰化学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中泰化学未在2021年、2022年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

3.2.2ESG实质化重构“治理失效”现象改善建议

为提升ESG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约束力,改善“治理失效”现象频发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强化监管机制:

·建立强制性负面信息披露标准

可将资金占用、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治理核心问题纳入ESG强制披露内容,要求企业以定量化方式公开负面信息,并披露治理缺陷的具体整改措施与时间表。

·强化第三方审计与监管联动

要求存在相关违规行为的企业,ESG报告中的治理部分披露内容须经独立第三方鉴证,重点核查负面信息隐匿风险。建立ESG违规线索与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倒逼企业正视治理短板。

第四章 寻找实践样本:贝壳财经上市公司ESG先锋发布

贝壳财经推荐的ESG优质企业中,考虑到财务重要性、影响重要性的双重重要性原则,着重评估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ESG体系建设、企业综合实力及影响力、品牌价值等方面。同时,在筛选过程中严格剔除了存在多次违法违规行为、连续三年未分红、被纳入风险警示板等情况的企业。

根据贝壳财经数据库分析,截至6月6日,已发布2024年ESG相关报告的2473家A股上市公司中,1943家企业因上述原因被剔除未能入围。其中,ST盛屯、ST华通等企业被纳入风险警示板;杉杉股份、鼎信通讯2024年曾多次涉及违规处罚。最终,我们只对符合标准的530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寻找到符合“贝壳财经上市公司ESG先锋”标准的25家标杆企业。

4.1 贝壳财经ESG评价体系

贝壳财经ESG评价体系,利用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舆情风险暴露情况对民营上市公司主体进行评价,综合反映企业ESG治理情况。

4.1.1 ESG评价框架及方法

贝壳财经的ESG评价体系由管理实践和舆情风险事件组成,综合反映企业ESG治理和ESG风险情况。同时,我们根据不同行业特点以及不同利益方重点关注的问题,总结归纳一系列ESG细分议题。其中,管理实践评价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出发,分别设置6、9、8个一级指标。

4.1.2 数据收集及提取

原则:在符合国际、国内ESG披露标准基础上,我们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更加注重中国国情及企业发展特点,突出各指标有效性与数据可比性,并兼顾行业特征。

数据来源:贝壳财经基于当年度企业公开信息,包括企业发布的年度ESG报告、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年度专项报告、企业年报;以及参考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生态环境部、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等官方网站的权威数据,采用中诚信绿金ESG评级数据等第三方数据渠道,提取民营上市公司ESG各领域定性和定量数据,共同构成贝壳财经ESG数据库。

4.1.3 指标赋分及规则

贝壳财经ESG评价指标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类数据,根据指标类型进行分类打分。

对于定性指标,主要采用有无判断或根据划档标准进行赋分。对于定量指标,通过行业中值法、区间法等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指标统一映射至0-100区间。

由于目前A股ESG信息披露暂未形成统一规范,部分企业缺失部分数据指标。贝壳财经在上述ESG评价体系中引入指标缺失替代方法,减小由于数据缺失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4.1.4 权重设置

由于不同行业对于社会、环境、公司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贝壳财经计算民营企业ESG得分时,对各行业一二级指标进行权重调整。在参考国内外主流机构的经验做法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指标对一级行业的影响程度,以均衡、适用原则设置各指标议题的权重。最后,根据加权得到ESG各主题指标的得分,并最终得到ESG评价综合结果。

4.2 A股上市公司ESG实践先锋

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绿色实践先锋

环境(E)维度是ESG的核心支柱之一,聚焦于企业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这一维度重点评估企业在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资源消耗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与适应) 方面的表现与实践。企业通常通过制定环保政策、采用清洁技术、降低碳排放等举措来减少环境足迹,推动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不同行业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差异性,贝壳财经选取环境管理、废弃物;污染物治理;资源循环、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生态多样性保护等6个一级指标,经过三级评价体系综合计算,格林美(002340.SZ)、招商公路(001965.SZ)、爱旭股份(600732.SH)、浦东建设(600284.SH)和晶科能源(688223.SH)5家企业成为“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绿色实践先锋”。

从社会(S)维度出发,企业需将社会责任内化为核心运营逻辑,通过员工权益保障、社区价值共创、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构建可持续社会契约,实现员工凝聚力提升与社会公信力强化的协同增效。

对民营企业ESG中社会责任发展层面的考察上,贝壳财经从产品责任、员工管理、公益、供应链管理、债权人责任和安全责任等9个一级指标出发,以三级打分体系最终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美的集团(000333.SZ)、中国神华(601088.SH)、宝钢股份(600019.SH)、江苏金租(600901.SH)和长飞光纤(601869.SH)5家企业成为“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社会责任先锋”。

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引擎,通过构建战略决策、风险控制与价值保障的三维治理支柱,系统性化解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多维风险,将潜在危机转化为可持续竞争优势。其内核体现为:以科学的目标设定指引发展方向,借由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筑牢经营堤坝,在充分保障股东权益与信息透明度的基础上,实现风险抵御力、市场公信力与长期价值的协同跃升。

为综合评定A股民营企业在ESG中的治理成果,贝壳财经在股东结构、股东权益及保护、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架构等8项一级指标项下采取三级评价体系,恺英网络(002517.SZ)、吉比特(603444.SH)、牧原股份(002714.SZ)、海康威视(002415.SZ)、华测检测(300012.SZ)5家企业成为“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公司治理先锋”。

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与社会经济深度交织。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支柱,金融机构也引领着上市公司的稳健发展,2022年以来,工商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位列A股上市公司首位。金融机构的ESG实践不仅关乎自身运营,还可能通过信贷和投资链条波及更广泛的市场。进行ESG评价是其有效管理风险、把握机遇的必然要求。

贝壳财经结合金融企业2024年ESG实践情况及企业绿色信贷增长情况、风险控制能力等特色指标,参考企业2024年处罚情况,对金融企业2024年ESG实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国金证券(600109.SH)、东方财富(300059.SZ)、华安证券(600909.SH)、申万宏源(000166.SZ)和中国平安(601318.SH)5家企业成为“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绿色金融先锋”。

科创企业集中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是中国产业链升级的主力。然而,其创新也伴随数据安全、技术公平、电子垃圾等挑战。关注ESG评价有助于企业系统管理这些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确保创新符合伦理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良好的ESG评价能显著提升企业吸引长期“耐心资本”的能力,为持续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2025年,经过行业及企业科创能力的双重筛选,贝壳财经对入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个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中兴通讯(000063.SZ)、TCL科技(000100.SZ)、三一重工(600031.SH)、中远海控(601919.SH)和卫星化学(002648.SZ)5家企业成为“贝壳财经A股上市公司ESG科技创新先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大通报“新九天其实是有透视挂... 您好:新九天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4770480】,很多玩家在新九天这款游...
玩家攻略“打哈儿麻将果然有挂”... 您好:打哈儿麻将,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90-30-268】或【953-2...
[第一财经]“财神十三张有挂吗... 亲:财神十三张这款游戏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添加客服【4830828】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怀疑...
今日重大通报“微乐豆子煮确实有... 您好:微乐豆子煮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3590977】,很多玩家在欢聚斗地...
实测分享“毛豆大厅到底有没有挂... 您好:毛豆大厅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5951795】,很多玩家在毛豆大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