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7月18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诗新,人民银行烟台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海怡,烟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孙黎明共同出席发布会,介绍2025年以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和全市涉诈“资金链”治理工作情况,返还部分群众被骗资金,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总体思路,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三年行动,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041名,破获案件520起,紧急止付账户34万个,冻结账户4135个,成功返还被骗资金2010万元。
聚力攻坚电诈大要案,全面提升破案打击效能
对电诈犯罪打击工作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制定办理电信网络诈骗常见案件指引,建立重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攻坚机制,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每周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对案值大、危害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实行同步上案、一体作战,集中优势警力打合成仗,通过精准研判线索、强化专案攻坚,坚持“每案必研、一案一群”,落实快止付、快采集、快研判、快抓捕、快追赃“五快”措施,不断提高破案率,成功侦破一大批涉案金额大的电诈案件。持续深化“云剑2025”专项打击行动,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斩链条,今年全市共打掉黑灰产团伙96个。其中,龙口破获金某等人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8名;福山破获王某兴被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招远对诈骗引流环节实现全链条打击,赴全国多地抓获诈骗引流团伙成员23人。
升级优化见面预警机制,筑牢反诈拦截防线
今年以来,为有效斩断诈骗资金转移链条,结合工作实际,公安机关、人民银行联合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了常态化数据联动处置机制,实时监测大额取现和异常交易信息,对异常高危资金转移开展见面预警工作,对疑似被骗人员实行“一问一核一警示”的规定动作,完善高效预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预警的精准度、缩短响应时间、增强拦截成效,形成对涉诈资金转移的有力防控。截至目前,共处置各类预警信息17.53万条,高危预警3.96万余人次,见面劝阻5625人,先后避免4起被骗百万以上案件的发生。2025年6月20日,监测发现市民初先生正在遭遇诈骗,且正要取款100万元交给骗子。公安机关启动紧急拦截劝阻工作预案,经过耐心劝解,初先生最终意识到被骗,这才告知民警自己参与了网络投资理财,准备提取百万现金交给对方,成功避免了该群众100万元的大额财产损失。针对4月份烟台市冒充孙子诈骗老人案件多发情况,快速建设预警模型,成功避免20起冒充孙子骗老人案件发生,为群众避免损失87万元,此类案件环比下降62.5%。
纵深推进源头综合治理,全力斩断犯罪渠道
针对涉诈洗钱手法的新变化、新特点,公安机关、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不断加强警银联动,通过搭建融合治理平台系统,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对可疑线索的发现、处置效能,持续加大对民资人员等群体的排查、宣教和管控力度,上半年累计宣教2万余名,拦截可疑取款335次。深入开展“断卡”行动、电诈黑灰产集中会战整治行动等,积极开展三类线索核查,涉诈资金快打线索处置工作不断加强。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在开办卡环节,有效阻断了各类洗钱犯罪,对潜在的受害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今年以来,累计研判甄别可疑账户8万余个,管控风险人员5689人,抓获“两卡”嫌疑人267人,缴获现金、黄金等赃款赃物价值1100余万元,同时还劝阻拦截临柜转账的群众49人,避免群众损失360万元,全市警银联动效率显著提高,全市断卡线索数量同比下降15%。对诈骗引流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深挖扩线打链条、打源头、打窝点,坚决守好电诈案件发生的“第一道门槛”。同时,加强警信联动,协同各通讯运营商管控涉诈手机卡共计815个,查处本地诈骗引流嫌疑人367人,本地漫游涉案的手机卡数量较去年下降43.75%,其中,龙口根据线索抓获诈骗引流、收售手机卡团伙成员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