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意选牌
2.设置起手牌型
3.全局看
4.防检测防封号
5.可选择起手如(拼三张):金花,顺金,顺子,三同,对子 顺子牛,同花牛,牛九,牛八(麻酱)起手暗 杠, 控制下张牌,快速自摸,防杠防点炮
6.麻酱,金化,跑得快,红黑大战,捕鱼,十三张,龙虎等等更多玩法均可安装使用
7.苹果,安卓系统通用, 支持首款苹果安卓免越狱(全系列)辅助
薄如蝉翼的纱裙、纹饰细腻的衣褶、迎风展卷的纸张、根根分明的发丝……这些,竟然都是瓷!“难以想象”“太惊艳了”,7月18日登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万象本色——‘中国白·德化瓷”上海艺术大展”上,观众惊叹声连连。
“你以为是纱,其实是瓷”,曾经冲上热搜的这一词条,指的便是当代德化白瓷作品《神话》。包括这件网红作品在内的超过两百件白瓷精品,亮相此次展览,作为第36届上海旅游节重要文博艺术项目之一,开启一场独属“中国白”的瓷艺华章。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展览策展人张晓凌告诉记者,千年古县德化,早在3700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开始了青瓷的烧造。至宋元时期,莹润如玉的白瓷渐成大势,一跃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流的珍宝。明代法国人感慨于德化白瓷的冰心玉之美,将其称为“中国白”。此次展览聚焦的,却更是德化白瓷在当下的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如何在烧造与瓷雕技术方面自成一体,成为中国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出众的存在。
展览现场,《神话》塑造的玉漱公主瓷骨仙姿翩然独立,享受“单间”待遇,最是引得观众挪不开眼睛。只见她在灯光下白中透红,透着独特的温度,任光影在蝉翼般的衣袂间游走,独具东方美学韵味。据其创作者连德理透露,作品从制胎到烧成花了六七年,历经上百次失败。“创作时得不断调整瓷土配比、控制窑温,既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艺,有时也带点一些运气。”他坦言最终运用自主研发的“高韧薄胎瓷衣技艺”,成功将瓷衣厚度控制在0.2毫米,让坚硬陶瓷化作绕指柔纱,“希望上海的朋友们能感受到白瓷的这份灵动”。
同为当代经典力作,《世博和鼎》与《极彩·如愿佛》则又从不同维度让观众惊讶于德化白瓷的探索。前一件作为15年前上海世博会的重要见证,以“和”为核心理念,融合传统祥瑞符号与现代国际元素,集德化白瓷技艺之大成,又承载时代精神;后一件将顶级象牙瓷混搭唐卡矿物彩绘、珠宝镶嵌工艺,打破了德化瓷“单一白”的固有印象,成为世界陶瓷史上的首创。
此外,一批当代性、观念性、实验性展品在展览的集结,令人大开眼界。它们或突破传统题材,或解构固有形象框架,展示德化瓷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