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当地时间7月15号的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日面对彭博电视台镜头告诉外界,不要担心8月12号这个日期。它指的是中美双方在5月12号宣布暂停加征部分关税90天的截止日。5月12号在日内瓦举行的那场谈判,中美双方达成了一致,互降115%的关税,不过其中24%的关税是以暂停90天的形式来执行的,也就是说这24%的关税暂停令将在8月12号就要到期了。贝森特暗示,这个截止日期具有灵活性。
此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过,中美之间的第三轮谈判将于8月进行,且谈判的焦点主要聚焦在解决军用稀土出口这些致命议题上。由于中方已经邀请特朗普访华,而且在9月3号将举行盛大阅兵活动,美国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两个人的最新表态,被外界认为这是美方向中方暗示,如果中方不全面放开稀土管制,美国总统特朗普或将缺席中国9月3号举行的阅兵活动。
特朗普本人也在不断催促中方接受美方提出的关税谈判条件,他是想在稀土问题上要求我国做出让步。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两国至今没有明确在稀土议题上达成过共识。面对美方的交易提议,中方的回应那是滴水不漏,咱们说符合规定的出口许可,都会依法审批。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禁止稀土出口,只是按贸易规则来办事而已。
美方一贯的做派就是拿捏别人,如果这一次中国真表现出对特朗普出席阅兵活动的极大热情,美方肯定会反提条件,把阅兵邀请当作稀土的交换筹码。但中方根本就没有上美国的套,而是表现出了这样的立场:稀土供应与政治仪式无关,反对经济问题政治化。
贝森特和卢特尼克以为能用特朗普出席阅兵作为“厚礼”,却忽视了这么三个现实:一是中国阅兵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仪式,这不是政治经济利益的交换场所;二是特朗普是否到场影响不了多大的国际关注度,因为至少普京已经确定出席了;三是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始终是基于国家安全来考量的,这可是绝非一场外交礼仪的价值所能比得了的。
美方把稀土与外交礼仪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捆绑在一起,想打包解决,这不仅是对中国外交礼仪的误读,更是对人类正义精神的亵渎。在7月11号,王毅外长与鲁比奥在吉隆坡的会晤当中,中方再次正告了美方,必须用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停止把经贸问题当成政治武器,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但前提是平等和尊重。
美方听得进去也好,听不进去也罢,中方的立场和态度其实已经十分明了了:特朗普想来出席阅兵活动那就来,不来便罢,反正别想把它与关税和稀土问题挂起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