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魔都财观,作者观观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
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9%。
总结就是, 目前经济稳中向好的势头没变。
但! 楼市这边,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从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
6月份除了不知道算几线的西宁房价环比涨了0.1%。
其余各线城市,房价环比跌幅扩大,同比继续走跌。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继去年9月份后再次上演齐跌画面,而且跌得比二三线还狠。
去年四季度一线城市启动的“救市大招”,如今已全部失效。
大盘量增价跌,趋势下行
来看看上海楼市的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底,上海二手挂牌价格53861。
从下图可以看出, 上海房价已经跌没了一个大周期,价格至少回落至5年前了。
如果你2017年、2019年、2020年“不幸”错失了买房机会,那现在你“有幸”以同样的价格抄底。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2025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房挂牌价跌了3.7%。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这个跌幅已经超过2024年上半年的-3.3%。
从二手综合指数来看,今年年初确实出现了V型反转。
但突发的贸易战冲击了我国经济和居民信心。
小阳春过后,二手房价急转直下。
从每周趋势来看, 当前楼市指数下降的趋势正朝着去年9月的低谷走。
纯线性按照当前下滑斜率推算,预计在9/21,指数会下降到与去年9/15低位同水平。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价格不断下行的同时,是刚需人的狂欢。
2025年上半年,上海二手网签量近13W套,同比大涨20%,创近4年新高。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危险的信号是, 大量的成交也没能实现库存的高度去化。
上海二手挂牌量目前仍在高位。
2025年上半年,上海二手挂牌量继续保持增长, 涨幅5%。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2024年上半年的时候,这个数据是7.5%。
虽然增幅同比收窄,但这个挂牌量对房东来说压力还是很大。
整体来看, 上海楼市大盘表面量增,实则价跌,分化还在加剧。
分结构来看,分化加剧
上海有产者的悲喜并不相通。
如果分结构来看,不同产品的处境也是不一样的。
1、市区老破小还在继续以价换量。
2、郊区次新房以价也换不来量。
3、核心区量价企稳,过去半年,市区次新成了唯一避险产品。
分楼龄来看:
今年上半年,2000年以前的老小区成交占比显著提升。
降利率、降首付等一系列政策极大地释放了刚需市场。
面积小,总价低的老房子库存得到了有效去化,目前挂牌量占比也下来了。
数据显示:300万以下低价房成交占比已经突破50%。
刚需市场在持续扩张。
LJ成交量
但刚需放量并没有激发置换链条。
改善目前还是犹豫不决,刚改需求萎缩明显。
现在2015年后的次新房,挂牌量占比上去了,价格也由稳转跌。
在这一轮调整中,老破小是先跌的、急跌的,也可能会是率先企稳的。
次新房前期抗跌,目前正在补跌。
分环线来看:
成交量在往中环内迁移。
内环内及内中环成交占比提升,中环内的库存占比也在下降。
压力最大的还是外环外。
目前上海二手房库存,光外环外的房子就占了49.4%。
卖不掉就只能降价,关键是低价也换不来成交。
现在外环外价格降幅还在扩大。
外环内挂牌价均有不同程度收窄,尤其是中外环间。
分面积段来看:
50平以下的房子价格跌的最厉害,成交占比也最高。
买这些小房子的要么是极刚需,要么一室户学区房就是挂户口。
另一个成交量放大的是140平以上的户型,这都是终极改善客群了。
现在的情况是, 70平以下的小户型挂牌占比在下降。
200平以上大户型,挂牌占比增长最大。
随着新房豪宅不断迭代,未来高总价的大户型,可能会面临无量下跌的局面。
分产品来看:
1、需求向市区集中,尤其是市区老破小,成交量放大。
郊区次新房需求大幅退潮。
2、今年上半年老破小得到有效去化,占比显著下降。
次新房,尤其是郊区次新房,反而越卖越多。
市场分化的本质是产品轮动。
2021年市区+郊区老破小价格涨幅领先,到本轮下跌周期中,跌幅领先。
2023年郊区老破大+市区及郊区次新房领涨,在本轮周期中,郊区老破大下探幅度深,其次为郊区次新。
图源:房外房研究院
次新房、学区房压力凸显
具体到微观市场,仍然存在多个不利信号。
1、次新小区开始补跌
目前多个中产偏好的品质次新板块,已经出现成交价下跌。
挂牌价也有不同程度的松动/降价。
比如:
古北二期楼龄最新的楼盘,御翠豪庭,今年价格一直在创新低;
大宁融创静安映已经跌至开盘价;涵翠苑、慧芝湖成交价挂牌价都在降;
徐泾蟠龙天地一期低楼层3房,最新成交单价6.1万/平,已经跌破发行价;
还有徐泾万科天空之城二期、招商虹桥公馆二期南区、中核锦悦府二期;
张江标杆汤臣豪园四期、万科翡翠公园一期;
华漕恒基旭辉中心;
御桥万科金色城市、绿洲康城亲水湾(中央区);
不过御桥海上传奇表现相对坚挺,目前成交价还是很稳。
2、浦东内环次新挂牌量冲高
浦东内环自住次新,挂牌量冲高,成交上涨趋势放缓,当前挂牌接近最新成交。
比如:
花木陆家嘴锦绣前城;
杨东陆家嘴中央公寓、上海绿城、爱家亚洲花园。
3、浦东次新周边未被新房带动
浦东新房异军突起的热点板块,如杨思、唐镇、北蔡等,次新小区价格仍在下跌。
唐镇的毕加索小镇一期,中楼层93平2房,6月集中成交6套。
这个小区25年成交价一路下跌,当前在挂房源量也大。
4、挂户口小区价格回落
升学季后,传统学区挂户口小区(如梅园、古美)价格普遍回落。
梅园三街坊,中区高区成交价都在降,在挂房源接近成交价。
古美平南一二村,40平的1房,成交价已经跌回至去年9月份的水平。
后续这些房东卖房的压力也不会小。
最后
总的来说, 楼市“止跌企稳”的目标尚未完成。
且各大城市 房价跌幅面在继续扩大。
市场降的越快,接下来的政策大礼包越会有惊喜。
所以三季度大概率会有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出台。
最近市场也有不少小作文传出,网传的“四大新政”。
现在房价无法企稳,一个是上轮救市政策效应减退,另一个是目前经济预期还不明朗。
这两年房价虽然降了,但老百姓的收入和信心也在降。
如今房价与收入的鸿沟依旧巨大。
一线城市已经需求断档。
穷人想买没钱买,中产观望不敢买,富人有房不想买。
我们要慢慢习惯,房子不再是买了就涨的现实。
如果你是刚需,且预算非常有限,在上海买不到什么好产品的情况下请捂好钱袋子。
如果你正在置换,恭喜你你的容错率其实是比较高的。
因为你的买卖过程是同步涨跌的,现在正是你挑挑拣拣找到满意的房子然后大刀砍价的时候。
无论是呼之欲出的新政,还是稳中向好的经济,亦或是房地产市场在经历周期调整后的“自我重塑”。
都能让我们看到上海楼市复苏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