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赵益普摄
与会外宾体验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王骁波摄
部分与会外宾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
部分与会外宾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 邓云淇摄
与会外宾在会议间隙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赵益普摄
外国友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 张祥毅摄(影像中国)
日前,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共同主办的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围绕“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主题深入交流、凝聚共识,共同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贡献智慧与力量。
从建设包容世界到全球发展繁荣,从文化传承创新到人民相知相亲,从科技创新发展到学术对话,在6场平行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文明交流互鉴广泛讨论,凝聚起推动构建多元立体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共识。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叶尔特斯巴耶夫
今年6月,国际社会共同庆祝了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我们肩负着在守护自身文化的同时理解并接纳不同文明的历史使命,中国在这方面树立了卓越典范。“文明对话国际日”的设立主要归功于中方的提议与推动。
中国始终倡导平等伙伴关系,追求共同发展与繁荣。尽管哈中经济体量、人口规模不同,但中国始终以平等姿态与哈萨克斯坦对话,彰显了中华文明孕育的伟大智慧。12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经济层面,还在于推进过程中展现出的大国道义。中方始终强调,共建“一带一路”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一带一路”是经济走廊,也是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文明之桥。通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打造新的国际运输走廊、构建全新的经济合作模式,让不同国家成为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带来经济价值、树立新合作范式,也推动了全球文明对话与交融。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高度评价这一全球性倡议,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共建国家间人文交流、巩固睦邻友好关系、增进友谊与相互理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柬埔寨内阁办公厅国务秘书盖里维希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世界各国指明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径。真正的文明对话不仅能听见彼此的声音,也能走进彼此的内心。在文明对话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生,也都是老师。我们分享的是愿景,追求的是共荣。
2024年是“柬中人文交流年”,2025年是“柬中旅游年”。在柬中合作中,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对话的价值。近年来,我见证了柬中友好扶贫示范村给柬埔寨农村带来的巨大转变,见证了中国伙伴与我们一同建设的“柬中友谊图书馆”等“小而美”项目。柬中合作改善了当地民众生活,也拉近了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
一直以来,柬埔寨重视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合作,我们的文明也因此得到传承和发展。柬埔寨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拥有吴哥窟等文明瑰宝,我们愿与其他国家一道架起跨越文化差异、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米尼加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部部长富兰克林·加西亚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文明对话促进科技不断发展。我们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各国相互倾听、彼此理解,分享经验、携手共进,互学互鉴、共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