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明见局
作者|周叙
2025年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的备案通知书》,这一消息本应是八马茶业奔赴港股上市的冲锋号角,然而,当天其港股招股书因递交申请已满6个月却未能通过聆讯而自动失效。
根据公开消息可知,八马茶业的IPO征程早在2012年便已开启,彼时,它引入了IDG资本、天图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准备在深市中小板上市,试图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可谁能料到,这一准备就是十二年的漫长时光。
2013年八马茶业首次冲击中小板失败。此后,它于2015年选择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八马茶业又主动终止新三板挂牌,再次踏上冲击A股主板的艰难之路。2021年,八马茶业转战创业板,却因研发投入不足而受到质疑。
当时的数据显示,其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0.38%,研发人员也仅有10余人,与创业板对“三创四新”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最终于2022年5月主动撤回创业板IPO申请,无奈退场。
2023年,八马茶业再次将希望寄托于深交所主板,然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近2万字反馈意见,提出的46个具体问题,直指其治理独立性和关联交易公允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质疑,八马茶业在2023年9月,再次主动撤回主板上市申请。
波折上市之路的背后,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文彬、王文礼、王文超三兄弟及其配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牢牢控制着公司55.9%的投票权,董事会六个非独立董事席位也均由控股股东家庭成员占据,形成了家族对公司的高度掌控。
其中,王文礼担任董事会主席,王文超任副总经理,王文彬之子王焜恒任联席总经理,王氏三兄弟的表兄弟吴清标任总经理,堂弟王文龙任董事会秘书,家族成员在公司管理层中的深度渗透,使得公司治理的独立性备受质疑。
更为引人关注的是,王氏家族通过联姻构建起庞大的商业网络。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王文彬之子王焜恒娶了安踏体育创始人丁世忠的女儿,长女王佳琳嫁给七匹狼实控人周永伟之子,另一女儿王佳佳则与高力控股实控人高力结婚。
据胡润百富榜数据,三位亲家身家合计超过500亿元。如此庞大的家族商业联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但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却难以保证,监管层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根据其招股书可以发现,八马茶业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加盟体系,这是其过去快速发展的秘诀,如今却也成为制约其前行的“枷锁”。
截至2024年9月底,八马茶业拥有3498家线下门店,其中加盟店3224家,占比高达92.1%,加盟商贡献了约一半的营收。
近年来,八马茶业的扩张步伐明显放缓,2024年前九个月新开加盟店170家,与2023年的475家相比大幅减少。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公司名称包含“八马茶业”的门店累计注销超过200家,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八马茶业加盟业务的萎缩。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加盟费暴跌93%,从740万降至50万;2024年前三季加盟商均采购额65.9万,单店仅25.37万,较2022年显著下滑;该板块毛利率也从此前约52%降至46%。
加盟业务的萎靡不振,使得八马茶业的营收增长面临巨大挑战,过度依赖加盟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在整个传统茶饮行业,八马茶业面临的竞争愈发严峻。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茶叶内销总额达340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1万亿元,看似庞大的市场规模背后,却是极其分散的市场格局,行业集中度CR5仅6.2%。
新式茶饮的兴起,更是给传统茶饮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蜜雪冰城、古茗等新式茶饮品牌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在赴港上市时也受到资本的热捧。
为了开拓年轻市场,八马茶业曾推出子品牌“小马茶趣”试水新式茶饮市场,然而市场反应却不尽如人意,并未取得显著成果。这或许表明在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方面,八马茶业仍未能找到与年轻消费者有效沟通的方式,传统茶饮的品牌形象在新时代的消费浪潮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八马茶业要想在香港股市站稳脚跟,实现上市的目标,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在商业模式上,八马茶业需要摆脱对加盟模式的过度依赖,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可以加强直营门店的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增强对终端市场的掌控力;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面对新式茶饮的竞争,八马茶业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传统茶文化方面的优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面。
只有深刻认识并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八马茶业才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和茶饮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实现破茧重生。
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请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