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表现出了一种意外的转变,一方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依旧难以捉摸,而另一方面则迅速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税,同时还流露出可能在台海问题上有所作为的意向。面对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国政府的立场已然明确且坚定。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发问:韩国为何会突然做出对中国征税的决定?此外,是否真有意在台海事务上发声?对这些挑衅行径,中国又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原定于2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韩美“2 2”经贸磋商不幸因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临时遇到突发情况而取消。然而,已经赶赴美国的韩国经济代表团并未因此而放弃,他们依旧致力于推动关税谈判的进程。在24日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会面中,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金正宽表达了与美国在战略性制造业领域,诸如造船和半导体方面的合作意愿,希望借此促使美国减少对韩国的互惠关税和行业关税。这表明了韩国在国际贸易中寻求更多合作的决心,尤其是在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之际。
自李在明上任以来,韩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已经与美国展开了多轮谈判,但由于未能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方面作出妥协,韩国迄今仍未能说服特朗普政府减免对韩关税。这或许就是韩国政府考虑进一步开放燃料市场,同时与国内企业协商制定高额对美投资计划的主要原因了。在面对经济压力和贸易摩擦时,韩国希望通过增强对美合作,换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韩联社的报道称,在重申与美国合作的同一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还召开了会议,决定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热轧钢板和单模光纤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公告中指出,这一措施旨在保护相关行业在正式反倾销调查期间不受损失。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还有来自日本的进口热轧钢板同样被认定存在倾销行为,这让韩国此次加税行动显得并非单纯针对中国。然而,与此同时,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正式要求韩国扩大《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范围》,以覆盖更广泛的“印太地区”,这让外界意识到,美国希望韩国在台湾问题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
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紧密相连的,韩国对中国的反倾销税无疑会影响到两国的正常贸易与合作。而台湾问题则涉及到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这也意味着若韩国政府真的决定插手,显然会破坏中韩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方鼓励韩国将韩美同盟重新定义为“未来型全面战略同盟”,表面看似是对韩国的支持,实则是在调整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并试图让韩国在中美博弈中扮演前锋角色。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在目前的情况下,李在明政府可能会提高军费开支,但贸然插手台海事务的可能性并不高。不过,中方对此仍需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如果韩国对中国商品征税的行为屡次出现,可能会以牺牲中韩经贸合作为代价来换取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
当然,对于这种潜在的变化,中方并非无所准备。自从美越达成的关税协议中包含针对中国的限制条款后,中方就开始对其他国家可能随美国对抗中国的行为给予高度关注。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指出的,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以换取美方的关税减免。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中方必定会采取坚决反制的措施,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这样的立场与行动,无疑是中方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