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初的低点以来,港股通ETF(513550)从底部涨超25%。由于阿里美团京东的外卖大战对恒生科技产生影响,所以同期港股通ETF是跑赢恒生科技指数的。
随着反内卷行情的扩散,接下来港股的机会可能会扩散到各行各业。
因此,接下来看好港股,但又怕个别行业对指数产生影响,那选择港股通里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相信胜率不会比恒生科技低,还能分散掉部分风险。
反内卷行情扩散,各行各业龙头公司的机会
回顾这轮浩浩荡荡的反内卷行情,一开始是从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光伏、新能源逐渐扩散到煤炭行业,再到汽车行业,而接下来大概率会扩散到更多的行业,甚至是外卖大战也会有所收敛。
从下图中看,涉及到反内卷的行业有十个,近期A股突破3600点的走势,侧面说明了只有更多行业在改善,指数才有这样的表现,而A股涨了,港股也同样会有所反映。
过往两年时间里,港股的上涨主要围绕互联网股贡献,而从今年开始明显有更多行业不断跑出了,例如新消费、创新药、金融股等。
因此,从覆盖面更广的思路去做下半年的港股配置会更合适,确定性会比押注一个行业更高。
原因也很简单粗暴,港股主线无非就是分为几个行业的改善。
1.互联网股,而目前互联网股困扰于阿里美团京东的外卖大战。
虽然监管喊话让三家短期内有所收敛,但我们回顾过往互联网公司的大战,没有一场竞争是监管喊停的,最后都是有一家顶不住补贴了退出,而现在扩散到即时零售,这更可能是一个拉锯战,我们认为外卖大战不会那么快结束,只是短期情绪的边际改善。
从数据上看,7月28日,淘宝闪购披露日订单连续两个周末超9000万单,只是宣传上没一开始那么激烈,接下来需关注反内卷能否让两家继续减缓竞争。
不过,其他竞争格局好的互联网股也有不错的表现。例如,腾讯、快手、美图,这三家各有各的增长叙事,不参与到竞争当中,股价表现自然也没那么大压力。
2.新消费和创新药行业,这两个行业的逻辑不难理解,一是像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新消费公司的出海叙事;二是研究难度高的创新药,同样是BD出海逻辑。这两个行业都符合中长线的增长逻辑,胜率是不低的。
3.受益于南向资金净流入的红利股和金融股。一是在降息大环境下,险资为了覆盖负债端的利差,来港股买高息的红利股;二是在南向资金净流入8000亿的大趋势下,受益于港股成交量放大的金融股。
4.反内卷扩散的传统行业。很多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在下行周期都能做到不错的经营表现,接下来顺着反内卷政策引导行业改善,相信大公司能跑出周期拐点,估值从低估修复到合理,专业的涨幅弹性会比前几个行业要大一些,也就是困境反转的逻辑。
因此,从各行业来看都有各自的增长逻辑,下半年港股从全市场的角度去做配置会是不错的选择。例如,港股通50ETF(513550)。
从港股通50指数的行业权重来看,金融股占41.5%,可选消费为22.7%,互联网行业为18.7%,通讯服务为5.1%,可视作为以金融股搭好台,可选消费和互联网股作为进攻资产。
目前港股通50指数市盈率为10.7倍,仍低于日经225指数的18倍PE,也远低于标普500的28倍PE。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通50ETF的逻辑也是抄南向资金的作业,今年南向资金已净流入超8200亿港元,按照这样的趋势,全年突破1万亿港元只是短期目标,甚至全年能看到1-1.2万亿的南向资金流入。随着内资大机构的方向去做配置,跟着增量资金走,胜率不会低。
因此,从上述几个逻辑来看,今年下半年若不知道配置什么,但看好港股延续上涨行情,那最简单的就是用港股通50ETF(513550)来参与,毕竟在港股市场中挑错个股跑输指数也是常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