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点15分进馆,连续逛了近3个小时,眼睛还没看够,腿快吃不消啦!”7月29日下午1点,来自昆明的观众王涛拉着妻子、儿子的手,汇入了上海博物馆里的滚滚人流。自2024年7月19日开展以来,“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创下了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文物类特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截至2025年7月28日,大展已接待观众总数近260万人次,闭幕时预计接待观众将超过270万人次。
为深耕国际展览在地价值,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上博积极探索“特展+文创+餐饮+社交+演艺”综合体验模式,让这一“现象级”大展受到海内外观众的追捧。据统计,大展共推出1200余款文创产品,销售总量近265万件,开展文创活动449场,覆盖观众近23万人次,文创活动及周边衍生产品营收超4亿元。联动热门商圈、旅游机构等,上博持续打造“一站式”文旅消费新场景,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200亿元。该展览2024年被列入“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7大标杆活动之一,即将到来的168小时文化嘉年华,助推今年的“上海之夏”再创新高峰。
预约热,抢到票有点“小幸运”
古埃及文明大展有多火爆?昨天下午,记者打开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预约频道,发现埃及展下周可预定的日期(7月30日至8月6日),绝大多数时段均是“已约满”的灰色状态。
“孩子对埃及文化特别感兴趣,读过不少课外书。放暑假前,我们全家就在计划奔赴上海的‘埃及展之旅’;没想到,拖了快一个月。”王涛告诉记者,大展门票太抢手了,直到7月底才预约成功。尽管行程一再延迟,但王涛仍觉得有点“小幸运”。“这趟旅行太值了,一口气看了那么多海外‘国宝’。万一没赶上这个展,我们只能去沙漠看这些宝贝了。”据统计,目前有近七成的参观者来自外省市,外埠观众中有逾七成是因本次特展而专程来沪。
古埃及大展凭什么吸引海量观众?“这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是中国官方博物馆首次与埃及政府合作,全面揭秘古埃及文明及其最新考古发现的世界顶级文物展览。”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展品囊括埃及国家博物馆等7家埃及重点博物馆以及萨卡拉考古遗址的788件古埃及文物,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展览通过一部通史和两个专题展开独立叙事,全球仅上博一站。“其独特性和唯一性使之成为世界顶级的文化盛事,也成为上海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外文化交流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