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ing言说
作者 |言西
当卡库拉铜矿的涌水淹没巷道,当国际投行纷纷下调铜产量预期,紫金矿业(601899.SH/2899.HK)却在矿难阴云中走出独立行情——2025年6月,阿布达比投资局悄然增持,国际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看好的正是这家中国矿企深植骨髓的“逆周期生存智慧”。
一场4.9%净利润冲击的真相。
2025年5月的刚果(金)矿震,让全球第四大铜矿卡莫阿-卡库拉陷入危机。
产量锐减东区被淹致2025年铜产量指引从52-58万吨下调至37-42万吨。紫金权益产量减少4.4-9.3万吨(占2024年总产量7.5%)。按2024年数据测算,净利润冲击约17.2亿元(占归母净利5.37%)。
但市场为何反应平淡?
2024年黄金业务贡献49.6%营收,金价年度涨幅26%创14年新高。西藏巨龙铜矿二期投产弥补缺口,2025年Q1矿产铜反增18%。独创“矿石流五环归一”模式,使铜矿C1成本维持1.2万元/吨(行业平均1.8万)。
董事长陈景河在内部信中定调:“卡库拉的困难是暂时的,紫金的全球布局是永续的。”
从“伴生矿”到“压舱石”。
当铜矿遭遇黑天鹅,黄金业务正成为业绩引擎:
三大黄金支点:
1. 并购狂潮:2024年完成加纳Akyem金矿交割(储量170吨),秘鲁La Arena扩产至30吨/。
2. 技术革命:紫金山金矿品位降至0.2克/吨仍盈利,堆浸法使回收率达92%(行业平均85%)。
3. 资本运作:分拆8座金矿赴港上市(紫金黄金国际),估值或超2000亿港元。
“黄金才是真正的货币,”陈景河在股东大会上直言,“而我们要做黄金的‘话事人’。”
逆周期扩张的“矿业炼金术”。
紫金三十年崛起的核心,在于一套反直觉的经营法则。
专攻“贫矿”的成本魔法。将无开采价值的0.2克/吨金矿,通过堆浸法变废为宝。2015年25亿收购,现年利润超百亿,资源价值暴涨50。
并购时机的精准狙击。
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收购时储量200万吨,二次勘探增至850万吨。平均增储成本仅0.5美元/磅(行业平均3美元)。这套“买在无人问津时,采在技术颠覆处”的策略,使紫金净资产收益率(ROE)常年保持在18%以上(2024年为21.7%)。
尽管资产负债率达55.2%,紫金的财务结构暗藏玄机。综合利率3.8%,低于行业平均5.6%。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441亿,利息保障倍数8.3倍。香港分拆上市可募资500亿,债务率有望降至45%以下。
更关键的缓冲垫。316亿现金储备+200亿银行授信。高盛预测2026年铜价突破1.2万美元/吨(现价9800美元)。
CFO林红英表示:“我们的负债对应的是地下资源,而非空中楼阁。”
锂电与铜的能源金属双主线。
新能源时代的“新石油”。单台电动车用铜量83kg(燃油车23kg)。2025年全球铜缺口将达84万吨(Wood Mackenzie数据)。紫金权益储量6200万吨,可采年限超30年。
锂逆周期布局的变动。
尽管锂价低迷,但陈景河在年报中写道:“锂是能源革命的电池,而我们愿意为未来充电。”
---
国际资本的选择,中东主权的信任。
2025年阿布达比投资局(ADIA)的回归,揭示国际资本的态度,避险资产(黄金)+能源转型(铜锂)的完美组合。紫金彭博预测PE仅9.8倍,低于力拓(12.3倍)、必和必拓(14.1倍)。在刚果(金)、塞尔维亚等高风险区域证明运营能力。
矿业分析师詹姆斯·威尔逊评价:“紫金是唯一能在非洲复制中国效率的矿企。”
迷雾中的黄金方舟。
当卡库拉的涌水尚未退去,紫金矿业已用三张王牌化解危机。黄金的避险光芒、铜价的上涨大势、陈景河的逆周期哲学。这场矿难恰成试金石,检验出一家真正世界级矿企的成色。
但挑战从未消失。921亿债务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锂价寒冬可能持续数年,而全球ESG浪潮正重塑矿业规则。正如陈景河在创业三十年演讲中的警句:“过去我们战胜的是贫矿,未来要战胜的是人心。”
紫金矿业的真正征途,是能否将“中国式采矿”转化为全球矿业新标准。当刚果(金)的铜、加纳的黄金、阿根廷的锂,都被刻上“紫金范式”的烙印,这家企业才真正从资源的搬运工,蜕变为规则的制定者。而卡库拉的洪水,或许正是洗礼的开始。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