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黄金,一个在财经新闻里总是绕不开的主题。最近世界黄金协会刚发布了季度报告,数据挺亮眼的,背后也有不少值得分析的点。
先看大盘数据。二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同比增长了3%,达到1249吨。别小看这3%,因为对应的价值跳得更高,直接飙了45%,创下1320亿美元的新纪录。
什么意思?价格在涨,需求也没掉下来,反而一起往上走。这说明市场对黄金的兴趣依然旺盛。
中国市场尤其抢眼。二季度中国黄金ETF流入464亿元人民币,创下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表现。
推动这个局面的因素很现实: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的动荡,还有一路上扬的金价。换句话说,投资者都在找安全感,而黄金正好提供了这个避风港。
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内黄金ETF的需求也连续第二个季度大幅增长。这股热潮也带动了整体需求的提升。金条和金币的投资者也没闲着,价格涨了,避险情绪更强了,他们也加大了买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央行二季度买黄金的速度慢下来了。这是2022年以来的最低季度购买量,但别误会,这个“最低”还是比2010到2021年的季度平均水平高出41%。
世界黄金协会解释说,价格太高可能让央行的手稍微收了一点,但整体购买量依然保持在“显著高位”。他们预测未来12个月央行还会继续买。
世界黄金协会的高级市场策略师John Reade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要真的看空黄金,你得相信主要的地缘政治领导人会突然变得理智而且合作。但现实看起来太两极化了。”换句话说,市场没看到“稳定”的希望,黄金自然不会缺买家。
美国的贵金属交易商US Money Reserve总裁Philip Diehl也补充了一点:“我看不出央行会停止购买黄金的理由。”
甚至觉得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央行加入。他的逻辑也挺直接,对美国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导力的怀疑在加深,这种不确定性削弱了大家对美元的信心,黄金自然就成了替代。
再说说中国市场的细节。二季度中国黄金ETF流入464亿元,换算成美元大概65亿,对应61吨。而且,这波资金主要集中在4月份。整个上半年,中国市场黄金ETF总流入达到631亿元人民币,相当于88亿美元。
在金价上涨的推动下,中国黄金ETF的管理规模上半年实现了超过一倍的增长,涨了116%,到6月底达到了1525亿元人民币,总持仓也飙升了74%,到200吨,双双创下月末历史新高。
放眼全球,上半年黄金ETF需求达到了20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整体投资需求,包括ETF、金条和金币购买,同比暴增了78%。市场对黄金的兴趣可以说是火力全开。
投资机构的观点也值得看一眼。摩根大通认为,金价继续冲高的关键在于ETF的资金流入能不能重燃,这又取决于美联储能否真正开始降息,让美国实际收益率下行。
他们的分析挺直白——如果美国就业数据恶化,这会是推动金价的最大催化剂。他们甚至给出了目标价:乐观情况下,年底金价冲到每盎司3675美元,明年初看到4000美元。
金价的确在创新纪录。二季度LBMA黄金价格在6月创了新高,季度平均价格达每盎司3280.35美元,同比涨了40%,环比涨了15%。这让黄金超越欧元,成为央行的第二大储备资产,仅次于美元。
有意思的是,虽然价格创新高,但回收活动依然低迷。比如印度消费者更多的是用旧金换新金,或者把黄金拿去做贷款抵押品。珠宝的需求也出现分化,吨数上看同比下降,但花在黄金珠宝上的钱却在增加。
报告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场外投资和库存变化在二季度为需求增加了170吨。机构投资者依然保持健康的参与度,全球高净值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也没减退。
总的来说,黄金市场现在呈现的是一个“价格涨、需求也强”的状态,投资者、央行、ETF、甚至珠宝消费者都在这个链条里。未来会怎么样?要看美联储的动作、全球经济的走向,还有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但从目前的数据看,黄金的热度短期内不太会降温。